Category: 專欄文章
【專欄文章】 2020年6月19日 動物緣: 麥志豪 望天打卦等天收 AM730
上星期颱風鸚鵡襲港,竟然提醒了我玉林狗肉節將近。 兩件事風馬牛不相及,但當我上天文台網站查看風暴路徑,發覺鸚鵡的預計路線是:陽江市─茂名市─玉林市!OMG!就是那個因為每年舉辦一次狗肉節而舉世聞名的城市──玉林! 請原諒我另一面的惡,我心裡不單暗喜,還祈求鸚鵡要較準風速,時間剛剛好的在6月21日狗肉節正日那天正面吹襲「肉林」,好讓今年的狗肉節胎死腹中,也就間接拯救了成千上萬的狗隻不被捧上杯盤狼藉的餐桌。 這其實是很可笑也很悲哀的。要走到這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地步,妄想神明的力量去仗行公義。 那不過是反映了我們的無奈與無能!全球每年不知幾多個城市幾多有影響力的個人或組織發起了不知幾多個聯署聚合了千千萬萬億億的人的訴求: 停辦狗肉節! 我們也不是要國家立法禁食狗肉,不過是很卑微的要求不要把食狗作為一個節慶,大剌剌的在世人目光下將人類最好的朋友血淋淋的殺,笑嘻嘻的吃!這不單是對動物的暴行,也是對人類文明一種徹底的否定。但儘管世人年年譴責、年年抗議,玉林狗肉節仍屹立不倒地年年舉辦,而且有愈禁愈烈的勢頭!玉林市民拋出一句「我們大家都愛狗,你們愛生的,我們愛熟的」!彷彿要拿狗的生命和你賭氣! 如是,今年反玉林狗肉節的力量好像微弱了,至今還未見大大小小的聯署瘋傳!大家都心知肚明,哪怕美國總統出來一起反,也反不出甚麼結果。所以我淪落到要望天打卦,希望那些罪惡,那些罪人,等天來收。只可惜,鸚鵡有負所託,登陸未幾就潰散了。我的好夢成空。 動物緣 – 麥志豪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專欄文章】 2020年6月12日 動物緣: 麥志豪 和午餐肉的約定 AM730
上回我講到新餐肉,有讀者問我「咩嚟㗎」?Sorry,我一廂情願以為大家知我講乜。係嘅,唔係食素既朋友未必會知。簡單講,新餐肉即是香港人日日食開嘅午餐肉,不過唔係用豬肉做,係純素午餐肉,主要成分聽講係大豆、紅菜頭同小麥……係囉,都唔明點解呢啲嘢溝埋會變左一塊午餐肉,but what do you care?大家食咗咁多年午餐肉,你有冇問過其實係用嚟整?!中間有冇5%係豬肉?啲豬肉係點嚟?有幾多%係豬嘅by- products?營養價值有幾高?定係根本冇?So what?我哋咪又係食左咁多年!個個專家同你講食午餐肉冇益㗎,你咪一樣照食! 如果我同你講「新餐肉」好有益㗎,唔通你又會食咩? 所以唔好錯重點,你先唔好理佢係乜餐肉,最緊要你覺得好食,或者最緊要係「似」,似返一塊午餐肉,你食得返嗰種口感,食得返個感覺,對我嚟講,係同我一齊成長嘅感覺!我諗好多人嘅童年同我一樣:我一日一日長大,一日一塊午餐肉。 我去試食咗餐肉麵同餐蛋治。單純以一塊午餐肉計,煎到個面少少脆少少燶,色香就似到十足十。味道就九成似啦,唯一最大分別係「真餐肉」其實係腍身啲嘅,呢塊「新餐肉」可能太有咬口啦,當佢同炒蛋放埋一齊,夾喺麵包中間,個combination就真係一流!絕對唔輸俾傳統嘅餐蛋治!激似度達99%! 咁你可能問,做咩要咁辛苦夾硬去搵舊「假」嘅午餐肉改個名做「新」餐肉去取代舊嘅午餐肉?對我嚟講,總之一句到尾!係愛呀!你試過食嘢食出愛未?以後改食新餐肉,然後同自己講你救左唔知幾多隻豬!你就會發覺塊午餐肉裡面冇肉汁但有愛!好味好多㗎! 動物緣 – 麥志豪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專欄文章】2020年6月10日 沒有一種傷害是必要的! NOW.COM
我在臉書出了一個帖子:「袁國勇博士為了證明載口罩更有助防疫,用了五十多隻倉鼠做動物測試…噢,大家覺得動物受此痛苦真有必要嗎?」 這即時引來了一些人的批評,說我一方面是動物膠,愛動物愛到上腦,罔顧人類福祉。一方面也貶損了袁博士既專業又高尚的醫學情操!有趣是同一時間也招來一些動保同路人的不滿。認為動物根本不應為人類承受任何痛苦,沒所謂必要與不必要!那有聽過「有必要的虐待動物」!? 動物測試是如此受爭議。在現實生活裡,一般人那怕你有多愛動物,都會選擇對動物測試避而不談。因為這是一個很容易令你輸打贏要的陷阱。算你可以很克己的拒絕使用經動物測試的化妝品、護膚品,洗髮水,但其實日常生活上用到的大大小小,為了確保人類使用安全,幾乎每種成分(甚至水)都須在動物身上進行測試,可謂防不勝防。說到藥呢?有誰可以像動保前輩 Tom Regan 在晚年患上柏金遜症時,依然拒絕服藥。像我這樣的中年,降血壓的、消炎止痛的、每天都將不同的藥倒進胃裡,我不得不承認來到這個關口,我就變得雙重標準,軟弱而偽善。 所以當我質疑袁國勇動物測試的合理性時,只能聚焦於其「必要性」。我無可奈何的將「原則性」的問題變成「技術性」的問題。某程度上的確是背叛了「動物權益」,為的只是減少人類對動物「不必要」的傷害?!正如香港法例169章《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裡對虐待動物的定義:導致該動物受到任何不必要的痛苦。 當中早已預設了在這個以人為本的社會,動物是有必要為人類承受一定的痛苦,只是多與少的問題。 單說香港,原來每年都有數以十萬計的動物被用作動物實驗,當中竟然還包括我們最好的朋友貓和狗 (2013至2016年約有1700隻狗和1300隻貓被用作動物實驗)。想像我們將各種各樣的化學物直接注射到動物的眼耳口鼻及不同的器官裡,為動物帶來極大的惶恐、痛楚、身體殘障,最後死亡。政府將會向香港科技園公司撥款30億元,興建科研基建和設施,當中包括興建動物實驗室。但實驗室內將會做什麼研究,則沒有公開。化妝品?居家清潔用品?疫苗?還是像「口罩可以防疫」般的研究?可不可以讓市民知道這些殺害動物的實驗,是否有不可替代的必要性。 我寫不下去了,因為我慚愧、心虛。我很想一天,可以戒掉吃藥,就像我戒掉食肉一樣。 那麼這篇文章會更具說服力。我可以挺起胸膛倡議「動物零傷害」。 世上根本沒有「必要的傷害」,只有出於自私的傷害。 人面獸心 – 麥志豪 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活到中年,才絕望地明白最愛的還是動物,最弱勢的也是動物。 FB: https://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原文: https://news.now.com/home/life/player?newsId=393831&catCode=126&topicId=658&main=y
Read More【專欄文章】 2020年6月5日 動物緣: 麥志豪 一嘗素願 AM730
當初我創辦一間非牟利的動物醫院,想幫動物,也想改變社會。從一開始我就很明白,辦社會企業和私人企業沒有甚麼兩樣,這個社會就是一個市場,要改變它就先要好好明白它。我們必須先緊貼社會需要,才慢慢去create一種需要,從而改變他們的(消費)行為,從而改變社會。 這其實一點也不深奧,看看近年竄紅的素食經營者Green Common。創辦人兼CEO楊大偉就作了如此一個示範。在香港這個食肉都市,推廣素食是何等的一個mission impossible。 傳統的素食只停留在服務固有的市場。一說到食齋,就只會想到齋滷味,和那無論煎炒蒸炸都一定吃得出是同一味道的猴頭菇。要年輕人進入這些舊式的齋舖,真是抓穿頭皮也想不出一個理由。楊大偉由Green Monday 起步,倡議一星期吃一次新派素食,背後沒甚麼大道理,只想將入門吃素變得簡單、容易、潮而不俗,平易近人,不老氣橫秋。後來他成立了自己的餐廳Green Common,在這平台上任意飛翔,開拓了一個別開生面的素食世界,其創意可謂一發不可收拾!排除萬難從美國引入Beyond Meat到香港,擺明車馬齋口唔齋心的推出不同的新派素肉餐單,最經典當然是大大塊素牛肉的beyond burger。令後生仔不禁說:「食素食到呢啲,咁我ok喎!」這幾年,吃素不單不老餅,反而換上了有型、文青、潮人的標籤。 市場擴大了,社會改變了! 楊兄還未滿足,竟敢到另一條戰線開打──茶記!試想如果素食可以攻入這個市場,可以被拯救的動物不計其數!於是他發明了新豬肉,可以藏身於晚飯小菜,神不知鬼不覺!七月他將會推出「新餐肉」!以後愛動物的人可以毫無內疚地吃餐蛋麵,多幸福! 楊大偉,請受小弟一拜! 動物緣 – 麥志豪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專欄文章】 2020年5月29日 動物緣: 麥志豪 骯髒的任務 AM730
這個城市,有兩個關於動物的工作崗位;我相信是頗難堪又痛苦的。 一個是漁護署的獸醫,另一個是海洋公園的動物護理/訓練員。 說漁護署的獸醫是苦差不難理解,誰都會說醫者父母心,有那個父母喜歡將自己的子女人道毀滅?寒窗苦讀七年,本來是一個帶著崇高使命的專業人士,奈何那些醫病的伎倆如今都派不上用場,簡單一支針就可將動物置諸死地,以前在學校的努力有甚麼意義?眼見同業拯救著、保護著一個又一個的生命,自己就每天送走一隻又一隻健康的動物。作為醫生,不單光環都掉滿了地,還被人痛罵是冷血劊子手!情何以堪! 海洋公園的動物護理/訓練員也幸福不到哪裡。這些屬半專業的海洋動物專家,我幾乎肯定他們應該都是有愛心的,都是喜歡動物的。和動物朝夕相對當然也有一定的感情,說不上相依為命也算同甘共苦!但奈何海洋公園是動物的監獄是鐵一般的事實,放上到任何國際標準都不可接受。任你再自欺欺人也瞞不過自己的良知與常識!難道你說得出海豚不屬於海洋卻屬於公園?難道你認為將野生動物困養起來被展示是一種保育?又難道你認為動物被你苦苦訓練再去表演是理所當然?任你有如海深的愛心,如天高的本領也不可以令一條一生被困在泳池裡的海豚快樂。就如漁護署的獸醫一樣,要不斷催眠自己:「這已經是我可以給他們最好的!我很愛牠們,但我無能為力!」 可惜,至今都遇不上一個勇敢的「他們」,肯誠實站出來指出漁護署人道毀滅政策的不人道;海洋公園困養動物是假保育! 服膺於邪惡的制度也是一種惡。 動物緣 – 麥志豪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專欄文章】2020年5月26日 等你好耐啦 NOW.COM
作為一個頗為Active 的 Animals Right Activist,我經常覺得自己有責任落力一點去推動素食。邏輯還不清楚嗎?保護動物的人當然應該保護動物不被人吃。在任何一個時空,我絕對相信因為要被食用而遭殺害的動物數目一定遠遠高於任何其他原因!換句話說,只要地球人都願意素食,就可以拯救最多的動物!這幾乎是沒有討論空間的! 但在推廣素食的路上我是很掙扎的。一方面我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因為到今日為止,我依然未能全素。我有吃雞蛋、蛋糕、海產⋯⋯我自己的界線是不吃有中樞神經,懂得痛,懂得驚慌的動物。但為了樹立好的榜樣,我認為全素始終是應該的。我只好承認自己的軟弱,這也是人性的一部份。但另一方面,我又覺得自己很適合去推動素食,是正正因為我的軟弱而令我「貼地」,作為「過來人」,怎會不明白「戒肉」的難處!(正如我永遠不會明白戒毒的難處。) 我從來不掩飾我是愛吃肉的人!年輕時無肉不歡,最愛吃血淋淋的牛扒!那時還未涉足動保,只是慢慢覺得食牛是太沒義氣了!牛對人類貢獻那麼大,現在過橋抽板,還置牠於死地,太沒良心了!於是決心戒牛。由於還有其他肉的選擇,過程不算太難,大概幾年已忘記了牛的味道。有次跟朋友去吃素,他點了個素牛肉炒河,說素得像真牛肉,我吃一口就吐,因為幾十年未吃過這種味道,身體原來已受不了! 到後來戒吃其他肉類其實也不算是太難。因為動機不是出於健康,是出於愛動物,只要看見連著骨頭的肉類就會聯想起那活生生的動物,骨肉骨肉,只要認真想想那撕開骨肉的畫面,其實你就吃不下去了。 但我的死穴就在那些肉類的副產品。我和很多人一樣,都是由罐頭伴著成長的。五香肉丁、午餐肉、腸仔都是最甜密的童年回憶。兒時最愛打風,因為媽媽一定會開罐頭。每次當她端上那煎得燶燶的午餐肉,我覺得人生是沒有苦難的。還有午餐肉吃,有什麼好埋怨?直至出社會做事,事業有成,宴會應酬間都算吃盡珍饈百味,但我還是認為午餐肉才是人間美食。即使工作關係每日都要架著西裝,但一有機會還是會一個人跑到茶記叫個「餐蛋飯加色」,才有找到自己的感覺。 所以在我吃素的路上遇到最大的挑戰就是午餐肉!我曾經安慰自己:「這些垃圾的副產品怎會用真豬肉,不要怕!」我還試過瞞著別人瞞著良心偷偷去大牌檔吃個餐蛋麵!雖然內疚,但滿足!我就像一個戒毒失敗的癮君子,何等的討厭自己。 上星期我聽到一個消息,我當場征住了!「新!餐!肉!」 是呀!終於有人發明了素的午餐肉以慰藉我的「口腹之慾」,撫平我的罪惡感!那一刻我的心情很複雜,到今日已成功戒掉了午餐肉,竟然仍難掩心中的興奮。看來,我不過是一個下三流的俗人,碰巧是比較愛動物而已! 但無論如何,新餐肉是偉大的,因為我們做動保的,目標為本,結果才是最重要!如果全人類都吃新餐肉,就沒有豬要被犧牲去制成午餐肉了。 而我……算吧!就讓我繼續偽善下去吧,餐蛋麵的美好時光又回來了! 人面獸心 – 麥志豪 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活到中年,才絕望地明白最愛的還是動物,最弱勢的也是動物。 FB: https://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原文: https://news.now.com/home/life/player?newsId=392282&catCode=126&topicId=658&main=y
Read More【專欄文章】 2020年5月22日 動物緣: 麥志豪 不必要的動物測試 AM730
人類的所謂愛護動物,或甚麼建設動物友善社區,其實都是有條件有前設的。就是要在不影響自己利益的大前提下。你說要善待流浪動物,那你願意流浪貓狗出現在你所住的「豪宅」附近嗎?來看看香港的法例,虐待動物的定義是要讓動物受到不必要的痛苦。何謂不必要的痛苦?有些痛苦是有必要的嗎?在情不得已下動物不得不受? 我看到一則報道:袁國勇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為了證實口罩可有效減低新冠病毒的傳播,將13隻已感染病毒的倉鼠與39隻健康倉鼠做了動物測試,結果當然係人都知是無口罩阻擋下的倉鼠的感染率比有口罩保護的高很多很多! 這個動物測試有必要嗎?動物所承受的痛苦及所犧牲的生命真的是逼不得已?我在臉書提出這個問題,立即就有人說我是動物膠,又說我不尊重袁國勇教授。若果我膽大包天的站出來反對以動物測試來研發對抗新冠病毒的疫苗,我想我會死無全屍了。 我這絕不是戲言。如果連「戴口罩有助防疫」這個不必要去證實的議題也要找動物來受不必要的痛苦,那還有甚麼不可以做動物測試?!化妝品、食物、家用品、即是所有對人類要用的都讓動物先試一次!又或者不過是有興趣想證實一下的想法,想知多少少的事情……都可以拿動物來開刀!那難怪有人認為將動物困養讓市民觀賞是天經地義的一種「教育」!但凡對自己有利的事,動物都死不足惜。這又是那門子的愛護動物? 動物權益已故學者Tom Regan晚年時患上了柏金遜症,卻一直堅持不服用藥物。因為奪去別人的生命來拯救自己的生命是不公義的。 動物緣 – 麥志豪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專欄文章】 2020年5月15日 動物緣: 麥志豪 輸打贏要的集體回憶 AM730
海洋公園營運出現危機,已不是新聞。一直陷入財困也不斷尋求政府救亡。經新冠肺炎加反修例運動雙重打擊,上星期失驚無神預警勢將倒閉,除非政府立即撥款。從生意角度看,海洋公園的定位在市場上已毫無優勢。嚴格來說也看不清甚麼定位。以前掛在口邊的「香港人的公園」已經沒有說服力。你看那些年全園擠滿了內地遊客的日子,連小朋友都感受到園方如何處處遷就內地市場。當在園區裡賣奶粉,海洋公園已顯示了離棄港人的決心。荒謬得令香港人羞愧!如今到大陸人離棄海洋公園了,園方就跑出來打溫情牌,重提甚麼「香港人的集體回憶」,萬萬不能關門! 我的回憶裡當然有海洋公園。六、七十後的朋友在成長的階段都坐過那吊車,看過那些海馬,也被騙過「勞役中的海豚在微笑」!但請不要隨便亂搬龍門,哪些集體回憶才珍貴?哪些要保留?誰去決定?是市民的回憶要保留,還是權貴的利益要保護?說集體回憶,那裡及得上1925年出世、伴著幾代香港人成長的皇后碼頭,不是說拆就拆嗎?不如又看看同是主題公園的荔園,算起來有48年的歷史比海記更長,我們都記得大象天奴,都懷念那些擲硬幣,拋膠圈的小攤位……那又如何,最後還不是被當時後起之秀的海洋公園淘汰?!當年荔園倒閉時海洋公園有為過失去了那集體回憶感到可惜嗎? 海洋公園不過是四十多年的歷史,過去十多年已不是為香港人而存在。我雖不至幸災樂禍,但如果海洋公園的結業,可以為圈養海洋動物這殘忍的行業畫上句號,我倒是舉腳贊成的! 動物緣 – 麥志豪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專欄文章】2020年5月12日 一盤賠命的生意 NOW.COM
動物園,是一盤賠錢也賠命的生意。 一場世紀疫症,揭露了人類圈養動物的醜惡真面目。那怕你頭上一直戴著甚麼西方文明的光環,都洗脫不了不論出於甚麼初衷而將動物困養的罪惡! 海洋公園因疫情陷財困 今早在電台聽到海洋公園副主席劉鳴煒的訪問,談及海洋公園的前途,不少市民覺得關閉海洋公園並非完全不可!劉副主席卻反問園內7500 隻動物何去何從。當然,我要公道點說,絕大部份的動物並非在劉任內引入,而劉早前也承諾關閉海洋劇場。但用動物的命運來換取政府對企業的救亡,這就肯定是道德勒索。 海洋公園董事局副主席劉鳴煒 這個世界,冤沒有頭,債找不到主,所以7500隻動物的生死,劉鳴煒固然想不出辦法,政府當然也闊佬懶理!難道要找盛智文算賬??當日盛大手購入了不少珍貴海洋生物以作展示及表演,大力發展海洋劇場,打造了一個另類的海上動物園,那怕受到多少動保團體的批評,只要換來公園商業上的成功,又誰在乎?! 難得是他無恥到以「保育家」自稱,踩著動物的屍體宣揚保護海洋。雖然盛志文後來成了政治角力的犧牲品,但作為「海洋公園之父」,他欠下海洋動物的債是寫進了歷史裡的。 海洋公園前主席盛智文 海洋公園的沒落,我相信盛志文是感到難過的,但園內動物的生死,他關心嗎?他會為他一手打造的動物園(動物監獄)而站出來說一句半句嗎?算罷,也不要過份苛責他。來看看以動物權益聞名於世的德國。因為疫情嚴峻,國內很多動物園經營陷於困境,財困持續至動物飼料也負擔不來,園方竟然提出將部分動物宰殺以餵飼其他同伴。 天呀!這簡直是人類的羞恥!已遠遠超過了作為人應該有的道德底線!動物園亦準備為部分動物進行安樂死,而不知以甚麼荒謬準則制訂哪些動物必須宰殺,哪些可以保命。和香港海洋公園一樣,很多動物園已向公眾籌款,亦有向政府尋求援助,希望得到資金繼續經營。一副最後罪不在我的模樣! 同樣的故事發生在泰國,但在稍有人性的處理下,結局尚算令人安慰!眾所周知,大象在泰國的旅遊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在疫情零遊客零收入期間,動物展演產業進入寒冬。有超過50個大象營缺糧,儘管救援組織努力地募集食物資金,仍有象主無力負擔,只好讓大象退休。 在救援組織的幫助下,已經有100多頭大象,採取分批野放的策略長途跋涉返回野外。而其中一個野放地點,事實上是一個開放式的庇護所,由當地的少數民族照顧,希望慢慢經發展成一個「大象保護區」,盡量接收退役的大象。 自私自大的人類呀,這個疫症還未教大家醒覺?!太平的日子你拿動物來圖利,大難臨頭時你就說無能為力,動物死不足惜!還不要臉去說甚麼文明不文明?是時候痛定思痛,關閉所有動物園,取締所有以展示動物圖利的行業。 我相信即使今次通過那54億對海洋公園的撥款,也只是苟延殘存,不足以挽救公園的衰亡,這是當初海洋公園離棄本土市場的代價。不過劉鳴煒也的確提出了我們刻下最逼切的問題,好好為那7500隻動物做好善後工作。 我其實不反對海洋公園先拿下這續命錢,但要承諾在未來一年陸續關閉海洋劇場與展館,為現存的動物的安樂終老鋪路,這不是一門生意,已是作為人類的基本道義。 人面獸心 – 麥志豪 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活到中年,才絕望地明白最愛的還是動物,最弱勢的也是動物。 FB: https://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原文: https://news.now.com/home/life/player?newsId=390766&catCode=126&topicId=658&main=y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