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專欄文章

【專欄文章】 2021年3月26日 動物緣: 麥志豪 漁護署的抱負 AM730

香港漁護署的功能好像很多元化,漁業、農業、郊野公園……還有,很多人都以為它是保護動物的重要機關。 大埔道金山郊野公園,野生猴子出沒頻繁,那一定是歸漁護署管轄了。最近署方設置了一些密布尖鈎的大型鐵絲網圍欄,據署方說法是阻止市民餵飼猴子,出發點絕對無可厚非。 但漁護署是想去解決一個問題?還是想保護動物呢?前者我絕不懷疑,因為市民長期以餵猴子為樂,不單破壞郊野公園環境,也改變了野生動物的正常生態,更間接造成猴子繁殖過盛!但這個有鈎鐵網在嘗試解決問題的同時,是保護了動物還是傷害了動物。有義工發現近日不少猴子身上都疑似被割傷,雖不確定是否鐵網所造成,但常識都可以理解,猴子多年來已習慣落山向市民討吃,一堵圍欄怎攔得住吃的慾望,被鐵鈎所傷是遲早的事。 我不禁又想起漁護署其他的操作:漁護署在社區牛隻的頸脖套上又粗又重的追蹤器,稱以「物聯網」技術偵測野外牛隻位置,協助進行「牛隻數量及分布普查」。出發點又是好的,但只見牛隻不斷搖頭擺脫頸帶,狀甚不安,未見其利,先見牛受害。多年來漁護署為了控制流浪狗數量,一直使用「合法」捕獸器捕捉狗隻。不少狗隻被捕獸索纏實後,在萬分驚恐下不惜咬斷手腳逃命!這就是動物要為署方「妥善管理」而要付出的代價? 來看看署方在官方網頁上說到的「漁護署的抱負」:確保本港市民得以享用既安全又優質,供應穩定兼充裕的新鮮副食品,以及管理完善,可留傳後世的自然環境。 原來,「保護動物」,只是大家一廂情願而已。   動物緣 – 麥志豪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

【專欄文章】 2021年3月19日 動物緣: 麥志豪 五十笑百 AM730

中國內地一向是被視為動物權益最落後的國家之一。除了沒有保護動物的法例,人民視動物為工具的文化更根深柢固。 繼在廣州有一商場飼養北極熊作招徠客人後,哈爾濱竟有人開設了一家「北極熊酒店」。噱頭是客房可以全天候隔著玻璃看見北極熊的日常生活。館內兩隻北極熊一隻取名「唐吉」另一是「訶德」,我完全不能理解當中寓意,只知道牠們將一生被困在酒店中庭,而不是冰天雪地。 我相信已不用甚麼動物組織或專家去譴責當中的荒謬,普通人如你如我都明白當中是如何殘忍及不人道。但我卻不得不感到諷刺的是,同樣的事情其實已在香港發生了44年,而且政府更千方百計不惜數以十億去延續這荒謬,而也看不到有太多市民覺得有問題! 1977年海洋公園成立至今,一直困養著無數的動物作展示,作表演!北極熊屬於冰極世界,當然不屬於酒店,但難道鯨豚就可以屬於公園嗎?所有海洋動物都是屬於無邊無際的海洋,將牠們放在水池,從哪一個角度你看得出這會比國內文明?我夠膽肯定每一條在海洋公園鬱鬱而終的海豚所受的痛苦絕不下於「唐吉」與「訶德」。但香港市民竟可以欣然接受,無動於衷! 當海洋公園瀕臨倒閉而政府多次出手挽救,我竟然聽到仍有市民支持,說保留「展示動物」來作宣傳教育也無可厚非。原來,動物的生存的意義,就是被人類剝削利用,只要背後的理由夠「高尚」,虐待動物是情有可原的。 我們都是五十笑百,也實在沒有資格再去批評中國大陸甚麼不文明。我們的所謂愛護動物,也偽善得教人倒胃!   動物緣 – 麥志豪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

【專欄文章】 2021年3月19日 動物緣: 麥志豪 五十笑百 AM730

中國內地一向是被視為動物權益最落後的國家之一。除了沒有保護動物的法例,人民視動物為工具的文化更根深柢固。 繼在廣州有一商場飼養北極熊作招徠客人後,哈爾濱竟有人開設了一家「北極熊酒店」。噱頭是客房可以全天候隔著玻璃看見北極熊的日常生活。館內兩隻北極熊一隻取名「唐吉」另一是「訶德」,我完全不能理解當中寓意,只知道牠們將一生被困在酒店中庭,而不是冰天雪地。 我相信已不用甚麼動物組織或專家去譴責當中的荒謬,普通人如你如我都明白當中是如何殘忍及不人道。但我卻不得不感到諷刺的是,同樣的事情其實已在香港發生了44年,而且政府更千方百計不惜數以十億去延續這荒謬,而也看不到有太多市民覺得有問題! 1977年海洋公園成立至今,一直困養著無數的動物作展示,作表演!北極熊屬於冰極世界,當然不屬於酒店,但難道鯨豚就可以屬於公園嗎?所有海洋動物都是屬於無邊無際的海洋,將牠們放在水池,從哪一個角度你看得出這會比國內文明?我夠膽肯定每一條在海洋公園鬱鬱而終的海豚所受的痛苦絕不下於「唐吉」與「訶德」。但香港市民竟可以欣然接受,無動於衷! 當海洋公園瀕臨倒閉而政府多次出手挽救,我竟然聽到仍有市民支持,說保留「展示動物」來作宣傳教育也無可厚非。原來,動物的生存的意義,就是被人類剝削利用,只要背後的理由夠「高尚」,虐待動物是情有可原的。 我們都是五十笑百,也實在沒有資格再去批評中國大陸甚麼不文明。我們的所謂愛護動物,也偽善得教人倒胃!   動物緣 – 麥志豪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

【專欄文章】 2021年3月12日 動物緣: 麥志豪 共患難不能共富貴 AM730

這是一件令人「敢怒不敢罵」的悲劇。 最近看到報道,一對年事已高的夫婦,經多年苦候終於輪候到公屋。兩老一家六口四人兩狗本來居於山上寮屋,八旬的老人家多年來過著上山下山的日子,如今「上樓」的夢想實現,餘生歲月應該美滿了。 但無奈是一直相伴兩老的一對老狗,分別是12歲及10歲,其中一隻更是有殘障的三腳狗 ,因公屋不能養狗的緣故而「被選擇」被棄養。人和動物同時迎接人生中「新的一頁」,卻悲喜各走極端。 是呀,是「被選擇」,動物在人類的世界從來沒有地位也沒有主導權。和主人一起捱到苦盡,到甘來時就要分開。 很諷刺吧,一家六口生活環境儘管不很理想,總算是一個家。如今為了舒適一點的四面牆,而放棄了兩位家人,也同時毀了一個家。 事實上,上公屋也不一定不能養狗。根據房署的「恩恤政策」,現時公屋政策容許申請伴侶犬,只要得到一般家庭醫生或心理學家證明有精神上需要,而狗隻體重少於20公斤及已絕育,便可獲豁免,得以成為伴侶犬,和主人齊齊上樓。過去我亦有協助過不少個案成功申請,這算是香港政府較為人性化的彈性政策。 但這兩位老夫婦卻斷言拒絕申請,原因是:「我們一家四口住,間屋不夠大。」 我文章劈頭已說出我「敢怒不敢罵」。因為在以人為本的社會,人的利益大過動物千千萬萬倍!而香港人最大的利益一定是「樓」!在有「樓」大過天的價值觀下,我相信沒有太多人(除了我)會不恥這對夫婦的做法。 住哪裡往哪裡其實都不重要,和誰一起才最重要!這不過是說說而已。   動物緣 – 麥志豪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