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媒體報導
【專欄文章】 2021年11月19日 動物緣: 麥志豪 文明的抉擇 AM730
上星期寫到流浪動物面對的生與死,人道毀滅固然不人道,但不人道毀滅也不見得問題就解決了。言猶在耳,香港漁護署突然發出公告,將對出沒在市區的野豬採取捕殺政策,結束了過去幾年的「友善野豬政策」。 政策立即引來動界強烈反彈,至今已有接近十萬名市民聯署反對。但在動物界以外的民間聲音呢?就很明顯是贊成的比反對多。所持理據簡單直接:「動物入侵我們的住處,構成威脅,就要消滅。」 這個硬道理是無分動物的物種的,貓、狗、豬、牛、羊、蛇……只要對人類不利,都難逃一死。除非那地方的政府和人民有很不一樣的價值觀──動物的生命是要尊重的。 也因此,我們看到很多西方國家,對社區的流浪動物都採取相對包容的政策。為了和動物共存共生,國民會願意承受一些不便,甚至會絞盡腦汁想辦法去減少衝突。以香港的野豬為例,其實可以做的多的是:重罰餵飼野豬的行為,甚至刑事化(因為引入野豬而間接構成社區威脅),野豬沒有食物自然就留在郊區覓食。更換全港的公共垃圾桶,改為腳踏式及多重加固。仿效外國興建動物通道,透過通道上的食物誘使動物返回郊區。當然少不了為野豬進行絕育。但大量投放資源為了和動物共融值得嗎?何不簡單直接一槍而後快!流浪動物是沒有經濟價值的。至於「文明」?是哪碼子的一回事?香港政府似乎不太認識吧。 要零安樂死,要動物友善,要文明,統統都要付出代價的,人民是否願意包容?政府是否願意投放資源(教育及硬件)?政策是否有智慧與時並進?香港,選擇了最快捷卻最倒退的──「殺」! 動物緣 – 麥志豪,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專欄文章】 2021年11月12日 動物緣: 麥志豪 十二夜面對的生與死 AM730
七年前,台灣的九把刀製作了一套關於流浪狗的紀錄片,叫《十二夜》,紀錄了流浪動物面對被人道毀滅前那十二夜的生活。電影激出了千重浪,除了讓兩岸三地愛狗人士哭得翻天覆地!更引起了當地社會對零安樂死的強烈訴求。 未幾,台灣政府著令各市的動物辦陸續執行「零安樂死」政策,流浪動物被抓後十二天要處死就成為絕唱。 大家以為問題就解決了吧,台灣的流浪動物重見天日了!七年後,九把刀又製作了《十二夜2》,將殘酷的現實再次無情地公開! 如果說《十二夜》第一集是說流浪動物如何面對死亡,第二集就是說流浪動物如何面對生活。死亡令動物畏懼,但掙扎求存可以叫牠們生不如死。這七年來,動物逃過了被安樂死的命運, 但在缺乏完善配套政策下,流浪狗的數量有增無減,大小收容所為了爭奪中央政府資源幫更多動物都不敢怠慢,收得都收,愈收愈爆,最後就是苦了動物。電影所見,很多收容所內的動物,環境惡劣,生活比流落街頭更差。但大部分市民未有和動物共存共生的文化,對流浪動物依然有很深的偏見,都被逼「拯救」到收容所。 有些市民更會將動物收容所視為厭惡性設施,群起反對。於是,大家不禁懷疑,當初堅持「零安樂死」是否太天真了吧?!是好心做壞事?還是流浪動物的命運本該如此,尤人不如怨天? 我一路看著就如同看著香港的境況。除了背景地方是台灣,其實動物的處境幾乎一模一樣!為甚麼西方國家的流浪動物像活在天堂,我們的動物總是來回地獄寧願不返人間?是出了甚麼結構性的問題?(下星期續) 動物緣 – 麥志豪,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新聞稿】2021年11月11日 NPV動物醫院正式開幕
「NPV動物醫院」正式投入服務 – 為貓狗提供更專業及更全面的獸醫服務 在2006年11月的今日,NPV成立了第1間獸醫診所,其後在九龍、港島設立5間獸醫診所及社區動物醫療中心,亦在新界區開設流動獸醫診所。在2019年,NPV x Galen動物影像診斷中心亦相繼投入服務,提供可負擔的MRI磁力共振及CT電腦斷層掃描服務。 一路以來,NPV相信動物和人類一樣,擁有最基本的生存權及醫療福利,堅持著「獸醫服務,貧富共享。愛護動物,尊重生命。」的使命,普及獸醫服務, 拯救每一條寶貴的生命,令動物能夠得到最基本的保健及醫療服務。 15年後的今日,NPV很高興為大家公佈「NPV動物醫院」正式為投入服務,讓更多的貓狗可以享有醫療的權利,我們亦很榮幸地邀請到NPV榮譽贊助人周慧敏小姐一同見證新動物醫院的啟用。「NPV動物醫院」的出現,令NPV獸醫服務更專業,更全面,救助到更多動物寶貴的生命。 NPV動物醫院新設以下設施: 由註冊藥劑師所管理的中央藥房 新醫院動物住院設備均從美國訂製,包括ICU深切治療病房 大型狗隻住院部 室外花園提供狗隻復健空間
Read More【專欄文章】 2021年11月05日 動物緣: 麥志豪 不圍爐 AM730
香港慢慢流行素食,是不爭的事實。各區都出現了不少素食餐廳,特別是中環尖沙咀銅鑼灣的旺區,開設了很多新派素食餐廳,吃素也變得「潮」起來,也不像昔日的「乏味」。因為這等名廚都能將看似清淡的食材烹調得出神入化。但我不妨跟大家說,其實我是絕少光顧素食餐廳的。 這話怎講?我不是一個素食推動者嗎?是呀!就正正因為我想推動素食,我跑到素食餐廳有甚麼好推動?食肆的主理人都已經是素食支持者了,客人固之然也是,就算不是全素(我自己也不是全素呀),最起碼已是入門漢,對食素有好感,不需要別人推動了。我沒有必要去圍爐取暖。 反過來,跑到民間進入一間滿目肉食的餐廳找素,那使命、那挑戰自然就來了。首先你要禮貌地表面立場(不要對食肉者不尊敬):我是不吃肉的,有甚麼選擇?通常店員都會盡力介紹店內的非肉食,又或他們會發現原來店內幾乎沒有素食的選擇,無論如何,種子就撒下了,他們都會醒覺到素食原來是有市場的。 老闆以後會加多點素菜嗎?只要多些像我這種客人,誰會跟生意鬥氣?!有時碰著健談的,又會多問幾句:「點解唔食肉呀?夠營養嗎?」機會又來了,但千萬不要說教般大條道理,甚麼減少碳排放,甚麼公義不公義……我會簡單說出重點:「唔想食動物呀!好似好殘忍呀!」也不要站在道德高地,不要自以為高人一等,不要為難店員,不要讓人覺得素食遙不可及,不要讓人家討厭你,我們是來找素,不是找麻煩。 我不會去戒毒所勸人戒毒,也不會到教會傳福音。和食肉者一起吃素,才有意思呀! 動物緣 – 麥志豪,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專欄文章】 2021年10月29日 動物緣: 麥志豪 寵物的撫養權 AM730
最近讀到一篇很有意思的報道,有事務律師建議,情侶在結婚前應先簽下「婚前寵物協議書」,列明當雙方關係一旦破裂時;該如何處理曾經共同飼養的寵物。如寵物歸誰撫養?誰人負擔寵物的生活費、醫療費?甚至當寵物患上重病時,那一方有生死的決定權。 這個想法的出現,是源於動物在法律上的地位只是人的財產。當這財物衍生了糾紛而鬧上法庭,法官絕不會基於動物的福利而作任何裁決,唯有將權利統統判給財物的擁有者或登記人。如此,動物可能就成為最終的受害者。 從事動物醫療行業多年,我見證過無數這種令人無奈嘆息的糾紛!極端的例子有:一男子帶狗隻到醫院求診,醫生建議狗隻要接受外科手術治療,但狗隻的晶片登記人卻是他的前度,幾經辛苦下找到了女方,但可能分手不再是朋友,在心存怨恨下,拒絕簽署手術同意書,更出言恐嚇醫生不可以在未經她同意下做任何治療,否則會控告我們侵害她的財物。還有一個更令人齒冷的故事,一隻狗需要做緊急手術,晶片登記人同樣不是求診者而是她的前度,而這名渣男卻要求一萬元作為「轉名費」,否則就見死不救! 其實類似故事多不勝數,情節都是大同小異,都是源於其中一方根本不是愛動物之人。當年共同飼養一隻動物,完全是出於投其所好而絕非真心,當感情破裂,這隻動物對某一方來說已全無利用價值,自然置動物生死於道外! 「婚前協議書」是好建議,只可惜大部分情侶養寵物都在情到濃時,一時貪玩,根本未到談婚論嫁階段,哪會存在互相協議的責任感?! 動物緣 – 麥志豪,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專欄文章】 2021年10月22日 動物緣: 麥志豪 文過飾非 AM730
中國人是「文過飾非」的高手。「安樂死」是一絕,「放生」又是另一傑作。 所謂「放生」,無非是一種既方便又便宜的贖罪券,你只要付出微薄代價,然後將動物倒入海或放上天「眼屎乾淨盲」,然後換取了一點所謂功德。至於動物是生是死不在重點,重要是自我感覺良好,以為做了一件善事。 這是自私?是好心做壞事?是無知?應該以上皆是。 近日報道指有市民發現旺角雀仔街有檔主將多隻虎皮鸚鵡和幼鳥標籤為「放生雀」,特意賣給「善長」放生。但虎皮鸚鵡大多是長期人工飼養和繁殖的雀鳥,放生到野外難以求生,放生等同送死。又例如你在街市買一些鮮魚,然後隨便找個碼頭倒進海中,這都等同謀殺。這一點幾乎已是常識。而最大問題是基於這些「善長」的自私與無知,就直接促生了「放生經濟」,讓商人發「放生財」,每逢佛誕前後都是他們生意的旺季。甚至試過發現當團體一邊在放生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時,卻有人在另一邊將「放生」的魚類撈起放入膠箱,那就可以重複出售,動物死過翻生又被放生再放生,這是何等混亂又荒謬的邏輯。 政府將修訂《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列明胡亂放生,將動物放到不合適的環境中以致受苦,即屬違法。言下之意,「放生」被視為虐待動物,是刑事罪行。那麼善長們又如何理解虐待動物可以為你積福添功德呢?不要用人類的視角去看待萬物,不要一廂情願把動物放進人類世界。尊重他們為獨立的生命個體,這才是最大功德。 動物緣 – 麥志豪,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專欄文章】 2021年10月15日 動物緣: 麥志豪 被流浪動物 AM730
每當出現極端天氣不論颱風暴雨山泥傾瀉,愛護動物的朋友總會憂心忡忡,擔心街上動物的安危。別人會說我等人士有慈悲之心,我不以為然,因為之於我,牠們從來都不是「流浪動物」,而是「被流浪動物」。牠們面對的苦難我們完全沒有責任? 大家要明白,在香港街上看到的貓狗品種其實都是Domestic而非Feral。即是並非野生動物而是家養的。上一輩老人家掛在口邊的「野貓野狗」,其實都是順口開河穿鑿附會。這些動物其實都源自一群被人類遺棄或疏忽照顧的動物,不斷繁衍而到今天的流浪一族。牠們從來沒有選擇過流浪。 保護牠們不是出於慈悲而是出於公義。 其實我不是動物膠,因為我的「同理心」很快叫我聯想到在街上露宿的朋友。雖然表面上看他們是自己選擇做露宿者,但公道自在人心,所謂有頭髮邊個想做癩痢?唔好講到佢哋好似有得揀!!誰都知道是香港的畸形樓市將他們逼上絕路,不要將「被露宿」說成是自討苦吃。 說是絕路可能是講大了,但也不妨來想像一下他們自黑雨到「獅子山」到「圓規」以來這個星期的苦況。床鋪衣物應該都全濕透了,還有那些對於大家是一文不值但卻是他們全副身家的家當,在颱風蹂躪下可能所餘無幾。當我們可以在家裡煲Netflix放一個風假時,這些晚上他們究竟是往哪裡睡呢?風雨過後他們又如何重整家園呢? 你又說我是左膠吧,但大家如果還相信同舟共濟,還珍惜左鄰右里,還認為大家可以共同建構一個有人情味有香港味的社區,我們至少可以對街上面動物及露宿者都多一點尊重。至於做多做少就各自修行了。 動物緣 – 麥志豪,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專欄文章】 2021年10月8日 動物緣: 麥志豪 誰主生死(二) AM730
由於動物在憲法上根本沒有地位,也未被定義為有感知有智慧的生命,其最終的生與死對社會沒有太大意義,而誰主其生死也就沒有甚麼所謂規管,只要過程裡不涉虐待動物的成分,就算是「文明」了。 上星期說到操動物最大生殺權的是政府管理動物機關及動物登記持有人。之後就要說到動物福利機構。由於這等組織恆常地接收很多被遺棄或流浪動物,嚴格來說也是牠們的管理人/畜養人。組織負責人也要憑主觀判斷決定動物的生死。舉例,當動物遇重病時,要花很大資源去醫治還是將資源留給其他動物?又如當動物在重病中掙扎受苦時,為牠們安樂死是否更能夠平衡動物的福利?這一切都是從事動物福利工作的人經常遇到的兩難。沒有說得準的答案。 最後說到獸醫了。雖然嚴格來說,獸醫只是一個「安樂死」的執行人,是依據政府或主人的意願行事,但獸醫本身也有權主動拒絕或主動執行。舉例,曾經有主人把健康的動物帶來我醫院要求將牠安樂死,獸醫是斷然拒絕的(當然我相信最後他會找到肯接生意的獸醫)。又例如獸醫在醫治一隻沒有主人的動物時,他有權根據客觀的醫學判斷,認為動物沒有機會康復及過有素質的生活會而將牠安樂死。這裡當然涉及如何理解有質素的生活,但不同獸醫的標準也不會相差太遠,基本如進食、安睡、自由活動等。 我明白動物不會像人類一樣有理想,有使命,但卻同樣有追求快樂及竭力求存的慾望。作為主宰牠們生死的人類,必須用同理心去尊重並盡力滿足動物這種慾望,才不至於會「濫殺」。 動物緣 – 麥志豪,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專欄文章】 2021年9月24日 動物緣: 麥志豪 誰主生死?(論安樂死一) AM730
在世界大部分地方,基本上將動物所謂「安樂死」都算是小事一宗,小菜一碟。然而,隨著社會文明進步,動物權益的抬頭,我們開始意識到「動物安樂死」也不應該是不負責任的毫無準則。以香港為例,每當有動物被安樂死的個案被公開,基本上90%都是負評。不論執行安樂死的是愛護動物協會或漁護署或嘉道理農場,被安樂死的動物不論是貓是狗是牛是豬,都會觸動到網民的神經,「殺人兇手」、「冇人性」、「等天收」之聲不絕於耳。 這些批評完全合理嗎?爭議的核心又在哪裡?我們必須先了解究竟是誰主生死?雖然法例上明確指示安樂死的執行人必須是獸醫,然而執行歸執行,從我過去的經驗及觀察,現實裡決定動物生死的有其實有不同的「持份者」。 操最大生殺權的一定是掌管動物的政府機關(香港的漁護署,動物管理組)。顧名思議,他們的職責在「管理」,而「管理」背後的思維就是維持社會的秩序及人的衛生健康。將動物人道毀滅被視為一種行政手段:禽流感時殺雞,豬流感時殺豬。街上的流浪動物被投訴擾民就要捕殺。決策過程對動物的權益是零考慮的。 另一種話事人當然是動物的主人或擁有人。法律上,動物是其持有人的財產,主人有絕對的權力將其毀滅,動物也沒有能力反抗。舉例,動物繁殖者見動物出生後健康有問題,在不符合生意原則下當然放棄治療,將其人道毀滅。又例如寵物生病了,主人不想花錢救治,也可以隨便安樂死。雖然負責執行的私人執業獸醫可以拒絕,但也有很多獸醫願意接下這些生意的。(下期續) 動物緣 – 麥志豪,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