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媒體報導
【專欄文章】 2020年11月20日 動物緣: 麥志豪 這就是曾偉權 AM730
要寫曾偉權,很難。 眾所周知,他是一個超級大好人,在這個尖酸刻薄的時代,好人好事沒甚麼看點,有甚麼好寫。 但偏偏權權就是這樣的人:循規蹈矩,默默耕耘,說話溫文爾雅,處事不卑不亢。不要說緋聞,連負面新聞也欠奉。在他身上我們找不到食花生的樂趣,他似我們的朋友、街坊,多於一個「明星」。 但因為動物,曾偉權這個「絕種好男人」就變得更異類,他的離開,教人更難以釋懷的惋惜! 在演藝界,愛護動物的朋友很多,幫我一起推動動物權益的也不少。但像權權那樣義無反顧身體力行去保護流浪動物的,是少數中的極極少數。多年來,他在車尾箱總放著很多巨型膠袋,以備作收拾街上流浪動物屍體之用,然後再自費為動物善終火化。這份慈悲,勝卻很多宗教的善信。過去幾年,不管他工作有多忙,遇有保護動物的大小活動,他總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在活動中他不會站在前方,總是混在群眾中間,不讓記者找到。有一次我舉辦一個很大型的「反私人繁殖」遊行,事前他說有通告來不了。但遊行當日我竟在人群中看到他,他說很辛苦要求編導改了通告。之後我怕他為難,有活動不敢打搞他,他竟會「不請自來」。這,就是曾偉權,文字寫不出他的好!我才明白,原來每一次他都不是來撐我,而是百分百真心撐動物。我不應覺得欠了他人情,只是動物欠了他一個致敬。 上星期,曾偉權契妹莎莎通知我,權權剛離開了,往天家去。那一刻我完全不懂反應,也不懂表達自己的悲痛。然後,我才慢慢意識到權權的離開,對我是如何巨大的打擊,對動物是何等大的損失。 權權你跟我說過,一定會康復過來,繼續和我並肩的,我知道你不會爽約,從來不會。 動物緣 – 麥志豪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專欄文章】 2020年11月13日 動物緣: 麥志豪 抗疫伴侶 AM730
這個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甚至生命。雖然動物不是受直接影響,但依附著人類生存的寵物,其命運也許因而逆轉。 然而,說到飼養寵物,同一個疫情,但在不同地方,竟有很兩極的效果。在香港,過去半年以來,寵物被遺棄的情況雖不至於急劇惡化,但認識不少香港人都以「衛生理由」,棄養了自己的家人。但反之在澳洲,卻出現前所未有的領養潮。很多動物組織都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我在墨爾本的一位好友,在幾個月前已開始向當地愛協申請領養貓咪,但一直排一直等,申請一次又一次的被拒,原來累積的申請過萬份。朋友唯有又到其他志願組織求領養,最後都要折騰多幾個月,才領養到一隻六歲大的混種家貓。朋友如獲至寶歡天喜地的帶貓貓回家,抱著貓貓如珠如寶,一起過著抗疫的日子。 為甚麼香港和澳洲有這麼大差別呢?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封城」政策。因為澳洲墨爾本悉尼這些大城市,是採取很嚴厲的抗疫手段。市民的活動空間受到相當的限制,在家工作,在家抗疫,親朋也不能聚會。近乎自閉的生活令很多人尋找另類的開解,人與人不能接觸,就選擇和溫馴可愛的貓狗接觸。既安全又便宜,可謂最佳抗疫伴侶。加上澳洲人對動物包容開放,居住環境沒香港的擠逼,所以才出現這史無前例的領養潮。 雖然這不多不少有點將動物視為「工具」,不太值得鼓勵。但放開一點看,也證明了動物可以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而最重要是,絕大部分人都是選擇領養,拒絕買賣,這的確是無家動物的天大喜訊。算是牠們在疫情期間的意外收穫。 動物緣 – 麥志豪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專欄文章】 2020年9月11日 動物緣: 麥志豪 將生命與公義輕輕放下 AM730
半年前,深井豪景花園有30隻寵物被人從高空擲下,散落附近街道,導致18死、12傷。據報道當時兩名涉事單位住客自動投案亦即時被警方拘捕。惟事後警方只能從疑犯身處單位內取得充分的環境證據,卻未有直接證據證明疑犯犯案。半年後,簡易治罪條例下的起訴限期已滿,律政司指在審視相關證據後,認為整體證據未能支持合理機會達致定罪,因而不作起訴。 我明白「高空擲物」的定罪相當困難,很難找證據證明物件是從物主手上擲出窗外。所以從來「高空擲物」的定罪率都不高。我假設有人從高空擲下一個水樽而沒有傷及途人,律政司指在審視及考慮案中相關證據後認為勝算不高而撤控,這是可以理解亦合理的,因為案情中沒有受害者,沒有一個公義要被彰顯的逼切性,沒有苦主需要取回一個公道。但如果案情是有人被物件擊中受傷甚至死亡,那就絕對是另一套邏輯了。因為當中有人無辜受害,而且失去了最寶貴的生命,一切已不能逆轉!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盡一切努力為受害人討回公道,即使是最最最渺茫的機會也不可以放過!律政司再不能隨便因為「怕輸」,「唔想白做」,而將檢控工作輕輕放下,這等於將生命與公義輕輕放下。 30隻動物的生命是否等同一個人的生命?我不在此討論。但肯定的是動物的命也是命!而且全香港關心動物的人不下百萬,我們不懷疑律政司說證據可能不足以定罪,但我們絕對質疑她是否輕輕放下了一次為受害者彰顯公義的機會! 假設我們自己是受害人,又是否願意看到律政司因為勝算不高而撤控呢? 動物緣 – 麥志豪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專欄文章】 2020年11月06日 動物緣: 麥志豪 香港是虐待動物之都? AM730
自8月16日律政司決定不起訴豪景花園三十隻動物被掉落街一案的兩位疑兇後,很「巧合」地,這兩個月香港陸陸續續發生了大大小小不同形式的虐待動物事件,我做了少少資料搜集如下: ● 元朗南坑排最少有48隻動物被困養於一間無水無電的廢屋內。 ● 元朗一隻狗狗慘被車撞死,一名老伯將狗屍拖到一旁挖出內臟放入膠袋,意圖拿作食用。(嚴格來說這不屬於169章的虐待動物,是觸犯了167章的貓狗條例內禁止將貓狗屠宰作售賣及食用。) ● 又是元朗,屏信街垃圾收集站內,一隻兩個月大狗狗被膠帶綁嘴綁腳棄於垃圾站,頭骨及下顎受傷。 ● 青衣長發邨一隻鴿鴿被人平口剪掉尾和翼,有明顯傷痕及血漬。 ● 土瓜灣海面上,發現有黑膠袋包著的屍體,警方到場發現原來是一隻年約2、3歲的唐狗,被尼龍繩綁著重鐵及水喉通。狗狗屍身發脹浮上水面。警方列殘酷對待動物案處理。 ● 元朗一隻貓B被人放入一個打了結的膠袋內,再棄置於垃圾桶內,被清潔工揭發。 ● 大嶼山深屈道對開石灘發現藏有兩隻貓屍和一隻狗屍的膠籠,據知同一石灘之前也發現兩個膠籠載有貓狗屍體。警方暫列殘酷對待動物案件。 ● 大埔太和邨有人以氣槍射擊白鴿,一隻白鴿疑眼部中彈受傷,由愛護動物協會帶走。 我沒有做過很仔細的調查,究竟香港每星期都有至少一宗虐待動物案是否異常的多(當然還有很多沒有報警沒有曝光的)。但涉及到生命被傷害的殘暴事件,沒有人應該將其視作等閒,無傷大雅。警號已響起了,醒覺吧,不要再縱容、輕視!每一隻動物被虐殺,都令每一個香港人感到難堪。 動物緣 – 麥志豪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專欄文章】 2020年10月30日 動物緣: 麥志豪 香港原來仲有好多好人 AM730
每年清明重陽,香港總有大小山火,今年也不例外!對先人的致意,竟成為了對大自然及動物的詛咒。 重陽那晚凌晨,元朗一帶山頭起火,禍延到八鄉大江埔村,附近一帶有不少動物庇護中心,火舌掩至,是數以百計動物的噩夢!當中一大型庇護站住有過百隻大小貓狗,場主在網上求救,雖然當時已是凌晨時分,但赴湯蹈火趕到現場的竟有三百多名市民,是場內動物的一倍有多。幾百名義士一直協助緊急疏散,一直守候,輾轉到清晨六時山火完全撲熄下才稍有喘息空間。如此場面,固然教人激動也感動,網上紛紛按讚留言。最叫我感觸的是很多人說:「香港原來仲有好多好人。」 這句說話隱含著不少弦外之音。好一個「原來仲有……」大概意味著有點出人意表,本來都以為今日香港早已落得一片冷漠,這種好人好事簡直是意想不到。曾幾何時,香港人都以濃厚的人情味見稱,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故事發生在不同階層不同角落。但這幾年社會嚴重撕裂,立場先行彼此惡言相向,每日在爭吵批鬥中度過。無力感沉重下,心淡了,人情味也淡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很cynical的設想,除了動物,有甚麼人甚麼事可以深夜感召幾百人不問代價不求一個like的拔刀相助?我想不到。 但今次因為動物,人的善良又被激發出來了,選擇湧往火場不眠不休的市民相信是有黃有藍有本地人有新移民,大家互不認識卻一條心只為了幫動物。這幾百位好人,相信一定帶著無比的滿足回家,發了一個久違了的甜夢。今時今日,可能只有動物最能夠團結香港人。 動物緣 – 麥志豪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專欄文章】 2020年10月23日 動物緣: 麥志豪 陌生的口罩 AM730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疫情已接近覆蓋全球各大洲大小國家。意味著全球近80億人口每日都生活在不同程度的防疫狀態。而最基本的生活常態,當然是載口罩。 但從來沒有任何組織或政府,認真的做過統計,究竟不同國家甚或全球每日消耗多少口罩?疫情肆虐至今所用的口罩數量固然是一個天文數字,而未來一年呢?以後呢?這個數字是否太過恐怖,大家都不願意面對? 來個很粗疏的「斷估」:單計香港七百幾萬人口,幾乎每人每日都會用一個口罩,一年時間就會用二十幾億。又如果保守估計全球只有四分一人口恆常地每日用一個口罩,一年時間就會用7,300億個口罩。這根本是我們沒有辦法理解的一個數字,卻又是千真萬確地在發生。而大家都從來不關心構成口罩的那些不織布、橡筋帶、鋼線最後會跑到哪裡?這億萬噸的塑膠材料又為地球帶來如何沉重的負擔? 這還未計算那些隨處棄掉口罩的不負責任行為。這些日子,街上最常見的垃圾首推口罩。而當中又以郊外最多。自私的人類在居住的城市可能不亂拋垃圾,但就認為大自然天大地大山高海深,一兩個口罩根本微不足道。不費吹灰就已被分解了!何用大驚小怪!如此,在海灘、在草地、在山林,動物都很容易在自己家園找到這些見所未見的口罩。巴西聖保羅一個沙灘近日有一隻企鵝伏屍灘頭,經當地海洋保育組織驗屍發現,牠胃內藏有一個N95口罩。當然這只是冰山一角,最後有多少動物死於這些陌生的口罩無人得知。也應該沒太多人關心。唯一肯定的是,人類比新冠病毒更具殺傷力! 動物緣 – 麥志豪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專欄文章】 2020年10月9日 動物緣: 麥志豪 有些事分不了顏色 AM730
有朋友興高采烈告訴我,發現某某餐廳推出了很多款素食選擇,要大力支持。我細看,第一個反應是,噢……這餐廳好像是 ……「藍」的。話在口邊,我及時吞回肚裡。素食這議題,是否也要分顏色?一時間我是想不通的。 凡事都要不忘初心。推廣素食,唯一的原因是要減少對動物的傷害。愛護動物,尊重生命是不可撼動的普世價值。奈何這種崇高的價值在香港還未算深入民心,有心人要無所不用其極的去「踢人入會」,那怕你只是半素、海鮮素、蛋奶素、單日素、一餐半餐素……總之能夠減少了動物生命被殺害,只要不犯法就應該支持。但黃的素友會問:「藍都支持?」同樣,藍的素友也會問:「黃都支持?」 又來練習一次「不忘初心」。所謂顏色經濟圈的出現,是用消費行動去支持和自己理念一致的同路人去做對的事,或相反,堅決不支持和自己理念不同的人做不對的事。至於不傷害動物肯定是大家都支持的共同理念,我們大大力用行動去「懲罰」,和起初的大原則應該是沒有衝突的! 每當說到黃與藍,我們總愛說「黃藍是政見,黑白是良知」。言下之意,只要是政見以外的事,涉及「良知」的,就應該分黑白而不是分黃藍。那麼,推廣素食,不傷害動物肯定是黑與白之間的良知抉擇,與黃藍扯不上邊了。 又或者如是說,即使我再不同意對家顏色陣營的行為思想,我還是一萬個願意他們都是吃素的,更是一萬個願意他們推出的素食大受歡迎,不斷增加素食的選擇,直到一天,紅橙黃綠都吃素,受惠的只會是動物! 動物緣 – 麥志豪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專欄文章】 2020年9月25日 動物緣: 麥志豪 只有公園,沒有狗公園 AM730
根據2019 普查所得,香港有接近15萬戶家庭飼養狗隻,這當然是最保守的估計,因為所有公屋戶都不會申報。所以我說16萬戶是少不了。以每戶平均飼養兩隻起計,即是香港大概有超過30萬隻家養狗隻每日需要到戶外散步。假設全港市民和狗隻一起共用所有公園的話,比例大概是25個人對1隻狗。這算是相當健康,也看不出一隻狗如何可以對25個人構成甚麼大影響。但現實情況是,現時康文署轄下的休憩公園是嚴禁狗隻進入的,而狗隻與狗主只能到指定的「寵物公園」散步。現時全港18區都至少設有一個狗公園,而總數是51個。計死數,30萬隻狗均分享用51 個狗公園,即是每5,888隻狗只有一個公園。健康嗎?合理嗎?荒謬嗎?當然現實不可能全港狗隻同時跑到街上,但誰都可以得出狗公園嚴重供不應求的結論。最後只會大部分的狗主都在公園以外的地方遛狗,這豈不是更容易造成衝突嗎? 我其實是嘗試單從社區管理的角度去看公園的運用,而並非從動物權益出發。所以我不用倡議去仿效一些「狗權」很大的社會如法國,因為這不涉及愛狗與不愛狗的問題,而是如何有智慧地運用資源而可以達至社區共融。與其嚴格規管主人不可帶狗進入到一般公園,何不嚴格規管主人必須要為狗牽繩及為大型狗隻配戴口罩。從此大家共用全港1,560個公園,實踐和諧共處的理想社區。 香港人已沒有再分化的本錢了,又何必將「狗主」同「非狗主」壁壘分隔?不養狗的人也不代表是仇狗的,他們只是怕被滋擾吧了。而滋擾與否,是可以靠智慧、管理、自律及良好社區文化來解決的。 動物緣 – 麥志豪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專欄文章】 2020年9月18日 動物緣: 麥志豪 動物的命也是命 AM730
周末晚上,駕車外出晚飯,見有車停在路中心著了死火燈,從倒後鏡赫然發現一隻中型唐狗躺在血泊中。我和友人本能地立即落車協助。如果狗還存活,當然就立即送牠到我診所救治。只可惜狗狗已沒有生命氣息,仔細看應該頭部被輾過,死狀慘烈。 接下來是如何處理?我們社會如何看待一條在路上遇到意外而死亡的生命?當時已有司機仗義停車報警,警察亦很快來到現場。警察亦即時履行了他們的職務,將動物移離馬路中心,恢復正常交通。狗隻是有頸帶的,依程序,懷疑有主人的死亡動物必須送往漁護署核實身份,有可能的話亦通知主人善終。若找不到主人的話就要送往堆填區了。至於警方是否需要進一步跟進呢?事件是否涉及刑事罪行呢?答案是百分之九十九否定的。因為根據香港法例374章,司機在路上撞擊到貓狗不論傷亡也不用報警處理,即是不存在HIT AND RUN不顧而去的罪名。至於169章的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也用不著,因為永遠沒法證實司機是蓄意撞死動物,也沒有不小心駕駛導致動物受傷這條法例。唯一可以跟進的,是狗主遁民事追討涉事司機因疏忽而導致狗主損失。但更大可能是反被控告不小心看管狗隻而導致車輛損毀。所以當時那位仗義的司機向警察多次提到自己的行車攝錄儀會拍攝到整個意外過程時,警察也不置可否。因為這一切都於事無補。 動物生命是否寶貴,在社會上有甚麼地位,並不是由學校老師說的,也不是由動物權益工作者倡議的。而是應該由法律賦予。香港的動物法例落後而蒼白,動物只是「死物」、「商品」、「財物」。動物的命並不是命。 動物緣 – 麥志豪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