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專欄文章

【專欄文章】2017年8月11日 AM730 傻豬中暑記

這百年來,香港開山闢地,本來住動物的地方都住滿了人。 然而動物沒太大的邊界概念,家園被大幅縮小後,偶爾也會離開山林出來跑跑。是以有時候會像大鄉里出城一樣,糊里糊塗的在城市迷路。上星期在西貢更發生一段豬BB歷險記,簡直是給小朋友認識動物的最好教材,勝過去海洋公園一百次。 那天天氣酷熱,少說也有34度,一隻小豬走進了火辣辣的石屎森林,沒大樹遮蔭,小豬也收不到酷熱天氣警告,在烈日當空下迷迷糊糊的就倒下了。一個普通市民如果路過目睹一隻野豬身陷死亡邊緣,根據經驗,會有以下幾個可能性:最常出現的情況是市民立即報警!經過這些年來政府及傳媒有意無意的將野豬妖魔化,市民一看到野豬就聯想起「危險」,但你真聽過有新聞報道野豬無故撞人咬人嗎? 另一個反應應該是聽從政府勸喻,立即遠離,又或者視若無睹的行過。也不會擔心豬豬的生死,只是一隻豬吧,死不足惜。亦極有可能引來一大群「花生友」拍照,然後放上臉書,寫一兩句「傻豬中暑!」「蠢豬蕩失路,一命嗚呼!」「熱死人呀!仲熱死豬添!」然後博到一二百個like。但當日目睹野豬中暑的「超級市民」,卻懂得做回一個普通人本能上最應該做的事,就是不會見死不救! 這位朋友沒有理會甚麼政府勸告,他走到小豬旁邊,為小豬舉起傘遮陰,然後餵牠喝了3支水。慢慢的等待小豬甦醒,果然小豬不負有心人,搖搖晃晃的站起來,又不知跑到哪裡去,之後又會遇上甚麼人呢? 小豬避過了一劫!不能說成有人大發慈悲,愛心爆棚之類。我相信這不過是平常人應該做的平常事吧!可能是我們城市人太忙太趕太多顧慮了,沒有時間好好停下來,好好認識一下生命的寶貴與奇妙。   動物緣 – 麥志豪 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 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

【專欄文章】2017年08月08日 now新聞 小狐落香港

我是一隻小赤狐,在內地的養殖場被繁殖出來的。自出娘胎那天起,我就過著和狐狸不一樣的生活,我沒有見過天空,沒有到過森林。我未見過爸爸媽媽,自然也沒有學過捕食。我不是住在洞穴,而是住在鐵籠裡。我很想奔跑,卻終日在籠裡睡。 一天場主說接到香港的訂單,要把一批新貨運到香港。這批貨有不少珍禽異獸,而自己竟然也是其一。 「行運了!」我內心暗喜,因為我將要被賣到香港做「寵物」,顧名思議,將會有人寵愛我了。加上我早有聽聞,香港人愛護動物,也有完善保護動物的法例。今次真是飛上枝頭變鳳凰,我至少可以做回一隻真正的狐狸吧。 無論如何,總好過留在內地擔驚受怕,不知那一天會被拆骨剝皮,最後不知被放上餐桌還是被披在闊太身上。 我被擠進籠裡,屈在車卡。但沒所謂的,只要想著文明的香港,我就可以咬緊牙關捱過去。可能是場主為我打了些麻醉藥,我迷迷糊糊、暗無天日的不知過了多少天,最後輾轉被賣到新主人手中。 我的家不算小,但可惜卻大部份時間都被困在籠裡。「可能大家都要適應期吧,不可以心急。一定不能讓主人看到我的野性,否則被主人嫌棄就慘了。」為了討主人歡心,我總喜愛把自己捲成一團,展示自己綿綿厚實的絨毛,讓主人撫摸。每次見到主人在朋友們面前洋洋得意的表情,我知道這一招是挺湊效的。 和主人享受了個多月的密月期,我有點放鬆,也有點不耐煩了。有時會發一下脾氣尖叫幾聲。事實上雖然被當成一隻寵物,但仍是難掩我骨子裡的野性。特別在深夜時份,風吹草動,我就想出外活動了!特別是看到飛過的雀仔,走過的昆蟲,我就按捺不住。好幾次都吵醒了主人。「我不過是小朋友,主人是不會怪責我的。」 一天,主人把我放進車廂,然後駛到偏遠的郊區,我第一次近距離嗅到樹木和青草的味道。主人把我從籠子裡放出來,我興奮四處亂竄,舒展筋骨。「主人待我真好!」我在山林裡捉昆蟲,追雀鳥,樂極忘形。玩到餓了,乖乖的伏在一旁等主人回來,一直的等,等,主人卻沒有回來。 那一刻我開始慌了:「主人不回來怎辦?我只是一隻寵物,我不懂覓食的!自小都是人照顧我的!你不會以為我真的是野生吧!」 「不用怕,香港人是愛護動物的,一定有人來救我。」我也算得準,很快的確有人把我救起,再送到一個地方。在那裡飽餐一頓,然後得知自己身處「愛護動物協會」,單聽這個名字,我內心就踏實很多了。 不久,又有人來接我到一個叫海洋公園的地方。「我不是海洋動物,去那裡幹嗎?是搞錯了吧!」也不知何故他們都誤以為我是罕有的大理石狐。其實我也不知我和大理石狐有什麼分別,可能牠的價錢貴一點?後來公園透過基因測試才得知我只是一隻普通的赤狐。亦因此不符合他們什麼的引入動物政策,於是又把我歸還給那個最初收留我的協會。我真的一頭霧水,也有點氣。 「是看不起我嗎?覺得我不是稀有動物??不喜歡我就不要把我運來香港!是你們用錢買我過來的。」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香港對動物的階級觀念比內地更重。他們待名種貓狗如珠如寶,卻把街上的說是流浪動物,說殺就殺。那我呢?既不算名種,又不算稀有,也不是瀕危,又說我不是原生物種,諸多理由,竟然當我是難民般踢來踢去。 如是者海洋公園不要我,動植物公園不要我,嘉道理農場不要我。「那隨便找個人收養我好嗎? 」卻又有保育人士跑出來說千萬不可,這只會鼓勵了市民飼養野生動物,也變相為不法繁殖商抹屁股執手尾。後果不堪設想。「不!不!不!我不是什麼野生動物,我只是繁殖商生產出來的寵物,不是你們落訂單也不會有我?!」 我狐狸也算是聰明的,但就是想不通你們搞什麼鬼?!由始至終不是你們說要買我過來嗎?不是你們的政府都批準的嗎?你們不是有個叫漁護署的部門負責打擊非法動物買賣及保護野生動物嗎?我來香港是不合法的嗎?!除了我的同伴外,其實每日都有海陸空不同的珍禽異獸運到香港給你們做寵物,你們政府是不知道還是視而不見?! 這個叫漁護署的部門都算是大整蠱了!!! 我的心涼了一截!如今做不成寵物,也回不了頭做野生動物。兩面不是狐,我只望有生之年,有機會好好享受一下藍天白雲下,在山林內奔跑一次。雖然早就預了下半生要在籠裡過,如果不用被人道毀滅的話。 **以上故事,純屬老作,如符現實,實屬非常非常不幸!   人面獸心 – 麥志豪 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活到中年,才絕望地明白最愛的還是動物,最弱勢的也是動物。 FB: https://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原文: http://news.now.com/home/life/player?newsId=231363&catCode=126&topicId=658&main=y

Read More

【專欄文章】2017年8月4日 AM730 狗肉一地兩食?

「一地兩檢」方案終於出台了。引起兩極爭議早在預期。風眼當然在法理上的原則,是否有違基本法?是否破壞一國兩制?但我卻想到在實行時可能出現的一些文化衝突,其所可能引起的波瀾也非同小可。政府一地內檢的方案是將大概四分一個高鐵西九龍總站租予內地劃作「內地口岸區」,而出現在此範圍的列車車廂亦屬租界範圍。而在此範圍是全面實行內地全國法律,旅客若於內地口岸區干犯內地法例,將被押返內地調查及審訊。同理,由於香港法例在此範圍不適用,那麼不論內地人或香港人在此口岸區反過來觸犯了香港法例也就無傷大雅了。而中港兩地的法律上有明顯分歧的一個地方,就是有關動物的法例。 香港雖沒有一套動物保護法,但在保護動物的相關法例卻肯定遠遠比內地進步。實事求是的看,內地人乘高鐵來港,不管在車廂裡或在清關時,可以在「內地口岸區」拿出一包狗肉吃(在內地獨立包裝的狗肉很普遍)。 當你眼巴巴看著有人在你面前津津有味的咀嚼著狗肉,不單不可以報警,你連悶哼一聲也沒理據, 這將會是一個何等荒誕的場面。甚至有商人可以有權在站內經營狗肉店,滿足內地客也及有特殊喜好的港人。香港人是絕對無權反對。 又假設,有人透過高鐵走私寵物來港,到港時動物已奄奄一息,乘客大可在把動物丟棄在「內地口岸區」,用任何方法將動物弄死也沒相干,因為內地沒有法規保護動物或防止虐待動物,遺棄動物當然不會犯法。 如是者,「一地兩檢」是否間接令香港食狗肉合法化?令這個在香港的「內地口岸區」成為動物的地獄?香港人相對愛護動物的文明素質在這「租界」內就蕩然無存了。 這一切都不涉及法理或政治問題,但我們所跌入的道德陷阱,也不是小事一樁。   動物緣 – 麥志豪 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 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

【專欄文章】2017年08月01日 now新聞 忌廉哥不談政治

香港人有政治潔癖。「生不入官門」之教晦固然緊記,「民以食為天」的基因也根深蒂固。搵食從來都是大哂,活在當下,當然是指當下的股價樓價及日本的平機票價。即使要關心社會議題,經濟醫療房屋交通一定是重中之重,更可以全部將之歸類為民生議題而與政治無關。 彷佛只有政制改革才叫做政治。如此「民智」最正中當權者下懷,是以一眾高官終日掛在口邊叫大家實事求是,一句「不要政治化」就可以不斷翻炒依然無往而不利。 近日最受爭議的「一地兩檢」方案,政府當然又重施故技,上下官員都口徑一致的叫反對派以經濟民生為大前題,不要錯失這難得的機遇,以市民福址為依歸,萬萬不要將議題政治化。講白一點,即是徐非是出於經濟民生的考慮,否則什麼反對的理由都是別有用心,都是政治化。林鄭說這是一場民意戰,其實早就勝券在握,因為明知香港人最怕「政治化」。 香港部份人討厭「政治」已到了神經過敏的程度。你看我們的大眾寵兒「尖東忌廉哥」,他的貓迷跨年齡,跨性別,跨界別,跨階層。從未聽過有人討厭忌廉哥。然而當尖東忌廉哥在臉書發了這樣的一個帖:忌廉哥睡在窗台,背景是港島黃昏暮色,說了一句:「割了這片地,像割了我忽肉,我愛我城。」 如此就即刻惹來很多網民不滿,說忌廉哥被政治化了,動物是單純的,不應被利用作政治的工具。 忌廉哥是在談政治嗎? 如果將忌廉哥的對白改一改,去政治化又如何:「割了這片地,這裡的動物不再受香港法律保護⋯⋯就像割了我忽肉,我愛我的動物同胞。」這句說話不政治吧,只是從動物權益出發,很實事求是的為將來出現在「內地口岸區」的動物而憂心而已。 這不是胡扯,根據政府「一地兩檢」的建議安排,高鐵西九龍總站的部份面積將租予內地劃作「內地口岸區」,而出現在此範圍的列車車廂亦屬租界範圍。而在此範圍是全面實行內地全國法律,亦即是香港法律不適用。如是者,在此範圍食狗肉是沒有問題的,在這口岸開設貓刺身專門店也無不可。內地人走私寵物來港,在此範圍內遺棄病貓病狗也不犯法,他日可能在站內的垃圾筒發現不少背心膠袋藏著貓B狗B。贊成「一地兩檢」的朋友一定說我是在危言聳聽。但若假設忌廉哥真的有靈性,他的擔心也不是憑空想像的。他自己身處香港這片「相對愛護動物」、有法例保障動物安全的文明城市,想起自己同伴們出現在那個沒有半條法例保障自身安全的「內地口岸區」,憂心忡忡只是貓之常情,一點不是政治化。 忌廉哥當然不知道什麼是一地兩檢,更不可能懂得在臉書發帖。但這些年來一直有很多有心人借助忌廉哥的名氣在網上做了很多動物福利的工作,如募集貓糧,辦慈善活動,叫人叫動物都受惠,忌廉哥都百份百懵然不知,當然也沒有人投訴過忌廉哥被利用。 大抵以為這是動物事,動物了,忌廉哥幫動物天經地義,不涉及政治就可以了。 但大家想深一層,一地兩檢又真的和動物扯不上邊嗎?缺口一破,我們生活大小事都逃不過那骨牌效應的連鎖影響,一塊麵包一張車票都是政治,動物買賣是政治,動物保護法是政治,動物警察也是政治。你不去找政治,政治也會跑來找你,你以為動物不干政治的事,政治也會來找動物的麻煩。   人面獸心 – 麥志豪 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活到中年,才絕望地明白最愛的還是動物,最弱勢的也是動物。 FB: https://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原文: http://news.now.com/home/life/player?newsId=230489&catCode=126&topicId=658&main=y

Read More

【專欄文章】2017年7月28日 AM730 散步

忙碌的城市人呀,記得上一次散步是甚麼時候嗎? 平常慣了開車接送老爸一星期一次出外晚飯。從不為意根本沒機會和爸爸好好相處過。上車落車,到飯店點菜吃飯,匆匆結帳然後又上車落車。坐在司機位跟他說拜拜時其實也沒認真望過一眼,車門關上又匆匆離去。 今個星期沒車用,飯後父子二人難得一起散步回家。 家住牛頭角上邨,重建前我已經搬離。新建成的屋邨面貌其實我很陌生。爸爸像導遊般一步一舖一故事,細細道盡他的日常。「以前我會走這段斜坡回家,快很多,但現在腳不靈光,要繞個圈去坐電梯。」然後老爸帶我左穿右插,找接駁的電梯。 「嘩,這裡是一個小商場!」我大驚小怪,不知道這是新型屋邨的模式。 「是呀,我甚麼都在這裡買!」走兩步,有幾間集團式的快餐店。「平日我自己一個人,會在這間美心吃飯。」「哦……」我靜了一會,咀嚼老爸話裡的意思,應該不是投訴吧。 大型超市旁,竟有一間小藥房,門口有一隻黃貓。「好難得,現在還有人在舖頭養貓!」爸爸咧咀笑一笑:「不像以前多了,只有一兩隻。」是,童年時牛頭角多老鼠,自然多貓。住低層的都一戶一隻。現在養貓都給人投訴。 老爸年近九十了,還健步如飛,走幾步就揶揄我「後生仔行得咁慢。」可能是我不自覺放慢了腳步。這段老爸每日都走幾圈的熟悉路線,沿路平平無奇的風光,那群圍著下棋的叔叔,在空地上打羽毛球的父子,在乒乓桌上球來球往的小孩……這一切,都叫我忍不住多看兩眼。「你往這裡走,快點到地鐵。」差十幾步就到家門口了,老爸堅持不讓我送他回家,頭也不回就一拐一拐的往前走,我看著他的背影慢慢沒入了大廈,那一刻才看到平時開車接送老爸時沒機會看到的感覺,原來爸爸真的很老了。   動物緣 – 麥志豪 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 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

【專欄文章】2017年07月25日 now新聞 貓咪感化官

年輕時當編劇,師傅教落有時為了製造有感染力的戲劇效果,不能太按牌理或單吃老本,要大膽為鮮明的角色安排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才會教觀眾有新鮮感。最佳例子莫如超級「惡人」成奎安,當觀眾都看厭了他演壞事做盡的黑社會,他在從影後期就嘗試演一些草根街坊,慈父的角色,相當討好,原來惡形惡相的人溫柔起來特別有味道。我印象中最驚喜的是「男人中的男人」張耀揚,他在「江湖告急」中演一個陽剛味十足的同性戀者,簡直令人拍案叫絕。還有很多大美人扮醜女大抵也是這種套路。 這種戲劇效果出現在現實生活裡就更教人動容。 我有一位朋友是機場特警,昂床六呎有幾,皮膚黝黑,典型的肌肉型猛男。卻養了一隻細小的松鼠狗女,當自己親生女一般的呵護庇至。每次看見那小毛球躺在他如樹幹粗的手臂,很有戲劇效果!後來小狗在我診所病逝,他抱著小狗坐在地上嚎哭了足足五個小時,天崩地裂。那是我見過為動物離世最肝腸吋不斷的場面,而主角是一個鐵漢。 原來動物的愛,有這樣的一種莫名奇妙的力量將人溶化。 上星期讀到一篇新聞報導,戲劇效果更加絕倫!話說專收容男性成年犯人的大嶼山塘福懲教所,裡面除了住滿了被社會隔絕、一般人眼中罪有應得的的囚犯外,還有七、八十隻貓咪! 嚴格來說,這些貓咪不是住在懲教所,而是與囚犯們同住!也視囚犯們是主人,亦是朋友。 請大家閉上眼,想像一下囚室職員所描述的畫面: 囚犯在小息放風,貓隻在球場上午睡。貓咪十分黏人,會坐在彈結他的囚犯大髀,或伏在一旁陪囚犯下棋。囚犯的身份由編號代表,卻為小貓們都起了名字:叮叮、噹噹、啫喱、灰灰、肥婆等。 貓咪不怕人,只要呼叫牠們名字,就會像狗狗一樣主動上前,扭人梳毛,抓肚腩。 貓咪的生活點滴成為了囚犯與和懲教職員之間的共同話題,當囚犯發現有貓受傷便會告知職員,那隻貓身體不適都瞭如指掌,有傷口時又會一起去消毒處理。有囚犯又會偏心偏愛一些貓貓,也會為貓咪的無聊鎖事爭執,例如爭論那隻貓先吃,那隻貓要多吃一點。 如此的溫馨動人,窩心暖暖,若果這不是新聞報導,我會以為是為了營造戲劇效果的電影情節。將這些場面拍成電影,我敢說一定精彩! 要明白這是個中度設防的監獄,犯人被判監一般在五至十二年,雖不至於是重犯,但也不會是暖男。但動物從不計較身份,當然也不懂得歧視,在牠們眼中只有愛與不愛,囚犯在貓咪面前無須裝腔作勢,也不用假仁假義。你只要付出一份愛,就直接有雙倍愛的回報,這些貓就認定你是牠們的朋友,交出百份百的信任,貨真價實,童叟無欺。這種切切實實,很原始卻很寶貴的愛,對於一班曾經滄海的犯人來說可能已經很陌生。在外面的世界找不到的,如今卻在監獄裡遇上。 如果說監禁犯人的大目標是喻懲於教,那麼,這群貓咪感化官已經義務幫懲教署完成任務了! 動物有的本事就是那份純潔真率的本性,大男人也好,大壞蛋也好,都無一例外會被感染。當懲教職員看到一班被標籤為有中度風險的犯人,為了貓咪變得溫柔、和平、有愛心。應該感到滿懷安慰吧。 但可能官僚是沒有感情,也沒有思想的,懲教署的管理層下令職員要盡快送走所有貓隻。為免貓兒自行回來找牠們的老朋友,更要求把貓棄置到遠遠的梅窩、石壁水塘。據說這些早已被家化了的小貓,被遺棄到野外後不能求生,有的滿身傷痕,有的被野狗咬死。 可能高層認為管理人已經麻煩,還如何去管理貓?!卻不明白,只要人回復如動物單純善良的本性,其實是不用管理的。 #據聞監獄管理層態度軟化,暫時收回了「貓咪驅逐令」。 #文章部份資料來自「香港01」報導。   人面獸心 – 麥志豪 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活到中年,才絕望地明白最愛的還是動物,最弱勢的也是動物。 FB: https://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原文: http://news.now.com/home/life/player?newsId=229657&catCode=126&topicId=658&main=y

Read More

【專欄文章】2017年7月21日 AM730 雨一直下

這幾天的大雨,下得要多兇有多兇。持續的,一黃一紅,紅完又黃,教人鬱悶。身邊的同事都連番叫苦。等公車的未上車已渾身濕透。上了車又要塞幾十分鐘。有住新界北的同事,拍一張家中水浸的照片證明不能上班,狗狗都往床上跑了,保得住人命保不住家園。這些日子雖未算天災,但對心情早已欠佳的香港人來說,也是折磨。 我經常說,人遇逆境,天災也好人禍也好,如何苦也不及動物苦。這天傍晚滂沱黃雨下駕車回家。車上還放了一隻剛完了絕育手術的社區貓,牠搭我順風車返回新界的原居地。我路經一條小村落,一條小小的斜路已被大水淹注,像山洪暴發的往低處湧,一不小心人也會被沖走。我看見村口一隻黃狗向著「小瀑布」發了狂的吠。 我把車停在一邊,走過去看看狗狗出了甚麼事。我舉著傘行近一點,狗吠得更兇。我退後一點,狗繼續的對著洶湧的大水淒涼的嘶叫。看真,這是一頭母狗,乳房還在發脹。猜測應該是剛出生的狗BB 被雨水都沖走了吧。 我不懂狗的語言,不知如何安慰牠。即使我懂,也沒辦法勸牠離去的。 我很難過的上了車,收起傘繼續行程,我把貓貓交給義工安頓後,原路折返想看看狗媽媽,不出所料,狗媽媽仍然發了瘋對著大水狂吠,間或仰起頭不知是罵天空還是罵雨水?!雨水猛力的往狗媽媽全身的打,那一刻仍然是黃色暴雨,我想,即使是黑雨,狗媽媽也不會離開,以為可以把孩子吠回來,直至自己可能也被大雨沖走。 回到家看見自己家中的貓貓在甜甜的熟睡,外面的兇險與牠們何干?是的,這些被人類家化了的動物不是都應該留在「家」嗎?人類將牠們家化了卻又把牠們遺棄街上,要牠們與大自然生死搏鬥,這是那門子的人道,那裡說得通的道義?! 深夜了,腦海仍不時看見狗媽媽,而雨還一直在下……   動物緣 – 麥志豪 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 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

【專欄文章】2017年07月18日 now新聞 拜神的記者信不信動物傳心術

《一位男子拿著一張女生的照片,往找城中各路風水術士堪輿大師指點迷津,指相片中的女生是她太太,及說出她的時辰八字。說近日夫妻感情破裂,太太嚷著要離婚,男子求問大師是否緣份已盡,又或能否破鏡重圓,若可,方法為何? 觀其二人的時辰八字,大師A 認為緣份未盡。並吩咐他在卧室擺放一些指定的花卉植物。並給他兩隻不知是什麼的神獸放在床頭,必可改善夫妻關係。 男子又去找另一位大師,交出同一張相片及時辰八字,問同一個問題。大師B認為是傢俬的擺設出了問題,床頭左右兩邊有桌角及櫃角沖著夫妻的大腦,招來煞氣,令夫妻心緒不寧,易生爭執,必須將所有傢俬更換為圓角的。 到了大師C。 大師C 給予男子一大堆五顏六色七尖八角的水晶,著他放滿一屋,夫妻關係自必如魚得水。 大師D 認家居風水出了岔子,講多無謂,一字記之曰「搬」! 大師E認為是有人從中作梗,下了邪咒,必須立即開壇作法,才能化解。 走訪了五位城中高人之後。此男子表露其記者的身份,並指出相片中人其實是他媽媽,照片是她年輕時拍的,一開始就是一個局,五位高人被裝個正著,洋相盡出。》 以上故事只是我的設想。也的確只能限於設想吧,現實裡誰會如此無聊去裝「大師」彈弓?印象中好像從來沒有傳媒這樣設局試探各門各派的堪輿學家或通靈之士。  我想即使傳媒真的有興趣,也頂多放進消閒式資訊節目,絕不可能是嚴肅的「新聞刺針」吧!至於預期的觀眾反應?我想大概不過是一兩句「好低能呀」然後一笑置之,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激發起大規模的社會討論!  我這個設想的故事,和有線節目「新聞刺針」的記者為「動物傳心師」設計的放蛇行動,應該是大同小異的。這裡我絕不想討論「動物傳心」的真偽,或記者的報導手法。但我卻十分的疑惑:後者其實又有什麼新聞價值?為什麼「動物傳心師涉嫌招搖撞騙」可以觸動那麼多人的神經,引發起那麼大規模煞有介事的討論? 以我設想的故事為例,當遇到重大感情挫折,大部份人都有想過找「大師」求助,由廟街到黃大仙到風水玄學各式各樣求神問卜不一而足。根本是人之常情,不值一提。 人類在極度徬徨時尋求靈異的途徑去解決「人」的問題是很正常,很理所當然的事,就算是迷信也無可厚非,即使有人不認同,也不敢當眾挖苦、恥笑。但我相信如果動物主人的愛龜真的失蹤了,其徬徨焦慮是不相伯仲的。更加五十笑百的是,坊間的靈異玄學從來沒太多人在意其真偽或是否科學。甚至最後靈驗與否其實也不太認真在意。你試過求得上上簽卻行衰運後會到黃大仙投訴嗎?你年年「攝太歲」卻年年都諸事不順,你夠膽找太歲的晦氣嗎?風水師為你擺了風水局後你依然追不到美人歸你會去消費者委員會求助嗎? 抑或大家都早已心中有數,看相問前程求神保佑看風水改運都不過是盡盡人事,自欺欺人的心靈治療而已,有什麼好去踢爆?那如今又何故苛責傳心師看不出布歐是玩具龜?為什麼揶揄動物主人找傳心師是迷信? 我先退一步說,假設動物傳心界真的有不少「神棍」,但神棍的數量相信遠遠不及堪輿術數靈異界的多,也不及他們的「神」,更不及他們的「棍。」何解動物傳心師要受到如此的待遇差別,「失手」一次就要被千刀萬里追,置諸死地? 我重申,我不是為動物傳心師辯護,也沒興趣討論其真偽。我最害怕是整件事背後隱含了對「動物」及「動物人」(泛指一些很愛動物很喜歡和動物相處的朋友)的歧視。社會上動輒將動物人標籤為動物癡,動物膠,甚至動物L。當批判「動物傳心」不科學,不理性的同時,是否在挖苦那些相信動物傳心,或需要動物傳心的動物人? 我反過來問,有線那位記者有看過相嗎?有求過簽嗎?有拜過神吧!燒過香給祖先吧!他又如何看待這些行為,有驗證過所燒的香有否安全送達祖先及神明嗎?會否考慮設局放蛇去拆穿相士的西洋鏡? 原來為了「人」的緣故就可以不科學、不理性,為了「動物」的緣故不科學就是迷信、白痴? 顯而易見,社會上對「傳心師事件」的尖酸刻薄是雙重標準,骨子裡是對動物人及動物的歧視。立法會議員楊岳橋拍了一條視頻,以「毒L墳」的身份,扮演一智障青年去找動物傳心師的求助,又把傅心師渲染成鬼上身般的神棍一名。雖然我知楊是無意冒犯,聊博網民一笑而已, 但當中那份看不起為動物求神問卜的心態,就很自然的流露出來了。 「踢爆傳心師事件」對動物最大的傷害,也正正在此。   人面獸心 – 麥志豪 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活到中年,才絕望地明白最愛的還是動物,最弱勢的也是動物。 FB: https://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原文: http://news.now.com/home/life/player?newsId=228830&catCode=126&topicId=658&main=y

Read More

【專欄文章】2017年7月14日 AM730 大城小鳥

推開辦公室大門,看見一隻小麻雀噗咚一聲跌在地上,本想立即給我診所獸醫搶救,但幾秒間小鳥已經沒有呼吸了。可以怎樣處理呢?一隻葬身在石屎森林的小麻雀,是否也可以返回自然?我沒太多考慮就載上手套,拿個紙盒,然後跑到附近的公園,待最少人的時候,閃閃縮縮的,為小鳥BB在花叢下挖了一個小洞,好好的把牠埋葬了。 我知道如此可能已經觸犯了「非法處理動物屍體」的法例,但我想不到一個理由這是一種罪惡,當然我也不認為是甚麼善行,背後其實也沒有甚麼大道理,只是人之常情吧,不過是對於一種有感知能力的生命的少少尊重。 我看過一條視頻,台灣的一位法師解答信眾對動物往生的問題。並呼籲大家若在路邊看到死去的動物,最好停下來為牠們稍為頌經,然後好好埋好動物的屍體。我相信,其實香港很多愛護動物的朋友也很願意這樣做,但難度也的確不少。 記得我從澳洲回港不久,大概是2000年的時候,有一次在街上碰上一隻被車撞死的小黃狗。我致電了食環署來處理,他們真的把垃圾車駛到現場,然後把狗的屍體猛力拋進垃圾車內,埋身垃圾堆中,那一刻我心裡有點難過,我問職員狗狗是否會送去火化,那時才得知政府已沒有為動物公眾火化的服務,狗狗其實只會送到堆填區。 這件事我一直覺得很遺憾。到今天有社區流浪動物在我診所離世,也堅持要拿到私人的動物火化公司為牠們殮葬。有些懂佛學的護士又會為牠們頌經。你問我是否相信動物往生?我其實真的不知道。 我經常勸喻來我診所求診的動物主人,有能力就讓動物子女離開時有點尊嚴吧,花一千幾百,讓自己也心安理得。畢竟曾經一起相處過,把牠當成垃圾一樣的棄置堆填區,情何以堪。   動物緣 – 麥志豪 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 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