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專欄文章

【專欄文章】2014年7月26日 信報 關閉了靈魂之窗 – 白內障

一連幾期,我嘗試和大家探討動物最常碰到的三大眼疾問題:乾眼症、青光眼、白內障。前兩者已講過,這兩期說白內。 在動物的眼科疾病中, 白內障是十分常見的疾病。與人類白內障大多發生在老年時不同,很多年輕的犬貓都會有白內障。這是因為大部分的犬貓白內障都是遺傳性或者是先天性的,尤其在純種狗更容易見到。 目前已知的病因包括先天性(半歲內) 、遺傳性(純種狗病發多在1-7歲) 、眼外或者眼內受創導致發炎、糖尿病、老化、 錯誤的用藥或者化學成分的毒性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中老年的動物,外觀看起來水晶體變白,但這種情況不一定是白內障。有些是水晶體的自然老化 稱為水晶體核硬化(nuclear sclerosis) 。這種老化的現象和白內障不同,不會影響光線進入視網膜。因此視力是完全正常的,不需要任何治療。 核硬化很容易被誤診為白內障,所以必須要經由有經驗的眼科獸醫檢查之後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外手術除水晶體 治療白內障的方式,目前唯一的方法就是使用外科手術將老化的水晶體摘除。遺憾的是目前治療白內障所需要的外科器材仍十分昂貴,且手術的成功率和獸醫的經驗有很大的關係。因此能夠提供此服務的動物醫院並不多,雖然服用葉黃素(lutein)能延遲水晶體退化的現象,但是卻無法根治白內障。而白內障眼藥水的療效則更差。 白內障手術主要是利用精密的儀器,在眼角膜上切開微小的創口,經由創口使用超音波乳化震碎已經退化變白的水晶體並且吸出。 至於手術後是否植入人工水晶體則為選擇性項目,因為動物眼內的視覺感應構造和人類不同,本身並不依賴精細的視力。例如人類的視神經纖維有200萬條以上, 犬則只有10多萬條。且犬的視網膜具有一個特殊的反光結構(Tapeum) ,相對來說負責精細以及色彩的椎狀感光細胞極少。這些構造上的不同都會使犬的視覺敏銳度比人差很多,視力清晰度僅有人類的約1/4。因此狗狗在日常生活的大部分的活動上, 都不會過度依賴視力。 NPV 非牟利獸醫   施成昊醫生

Read More

【專欄文章】2014年7月23日 AM730讓我們好好活下去

我寫了這樣的一本書:讓我們好好活下去。 「我們」──是指一眾在街上掙扎求存的流浪社區動物。我用文字紀錄了12個香港流浪動物真實的悲慘故事,而cuson的插畫,令本來慘不忍睹的可以入屋,卻依然真實。從寫第一個故事開始,我已經在想,有甚麼香港人會看這樣的一本書? 香港養貓養狗的人是很多的,據政府統計有二十多萬戶。我們是否可以引伸說香港愛動物的人也不少?或者說,我應該相信香港人普遍都是善良的,即使不太明白甚麼是動物權益,但整體來說善待動物的人應該是佔多數吧。虐待動物之猖獗,只是制度上的漏洞縱容了少數人作惡而已。但香港人的所謂善待動物,卻也是會隨對象而改變的。先撇開食用動物不談,即使是貓狗也會遇到待遇差別。你見過多少次有人拖著名種狗在街上散步,碰到流浪狗會彈開三呎,甚至會致電漁護署舉報,即使明知流浪狗被捉後的命運是被人道毀滅。這門子的愛動物,是何等的精神分裂。 一般來說,普通市民碰到一隻受傷的街貓,橫臥街頭,反應不外乎 : 1. 沒有反應,2. call 食環或電漁護。但我想像,如果那隻受傷的貓是英國短毛貓(例如像忌廉哥那種),反應會否不同?在書裡的十幾隻動物,都是爛身爛勢甩皮甩骨老弱傷病殘的流浪動物,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否還有活下去的價值?而今日他們,大部份都很幸福的陪著主人活得精彩。 我是一個較負面的人,本來我想書名是「願你們好好活下去」,因為那只是止於一個心願,誰有把握他們可以好好活下去。最後出版堅持要正面一點、勇敢一點的「讓我們好好活下去」。後來我想,如此也好,「讓我們好好活下去」可以有幾重意思的:可以是流浪動物們自己的互相勉勵,也可以是向人類堅強的宣言,也可以是向人類一種請求,「請高抬貴手,給我們生存的空間,讓我們好好的活下去」。 書展過去了,書賣光了。我可能也要對香港人有一點改觀,原來,也有這麼多人會願意去看一本關於流浪動物的書。 希望這是一個好開始。 動物緣 – 麥志豪 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 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

【專欄文章】2014年7月16日 AM730 押一注香港會奪得下一屆世界杯

關於漁護署的139B(動物買賣條例) 修例,建議向寵物繁殖者發出多種大、中、 小牌照,引來了動物界強烈的反對聲音。除了原則上不同意漁護署變相將黑心 作業合法化,並鼓勵了更多人參予繁殖及動物買賣,最關鍵是沒有人相信署方有能力對所發出的大量牌照作有效監管。 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常識及邏輯:勉強去立一條根本沒可能執行的法例是沒有意思的。而關鍵,就在漁護署。 漁護署能否有效監管其將會發出的大量繁殖牌,以下可見端倪: 1. 根據審計處2009及2010年的審計報告中指出,漁護署行政紊亂,前線工作人員態度馬虎,敷衍失責,效率極低。容許很多違規的寵物店長期在惡劣的環境下經營,令動物受苦。 2. 議員在立法會問及署方可有掌握現時市場上經營私人繁殖的數據。署方含糊其詞答:大概二百三百吧……沒有掌握較確實數據。 3. 議員在立法會問及署方現時有多少人應付現有的龐大寵物市場。署方含糊答:大概二十三十人吧,當中有幾個是看互聯網市場的。 4. 議員問及署方如何評核持牌人的質素。署方答會由民間負責。申請牌照者可在坊間報讀課程,由坊間評核其資格。 5. 議員問及署方如何解決人手問題。署方答當法例通過後會重組,但現時未有具體方案。 要我們去押注沒問題,但要看你要押注在誰身上,及押多大注碼? 有誰願意押下自己所有身家性命財產,賭香港會奪得下一屆世界杯。 而現在,動物界要賭的更大!將繁殖寵物的市場徹底開放,會是甚麼後果?這個不難想像吧!而當法例通過後,漁護署監管不力又會有什麼後果,可能換寵物業界的歡呼,及審計處再發一個報告譴責而已。 建制派的議員勸我們:放心喎,先立了法,之後署方會盡能力規管,有好過冇。 這明顯是政府慣常推銷政策的「袋住先」邏輯。 但「袋住先」要付出甚麼代價呢?我們香港還要犧牲多少動物的生命呢?是我們「袋住先」?還是牠們「死住先」?

Read More

【專欄文章】2014年7月21日 信報 青光眼的治療

早期治療是克服青光眼的不二法門。如果發現家中寶貝的眼睛變紅, 角膜變白 ,或者瞳孔對光線的反應變慢,一定要帶到專業的動物眼科診所進行檢查, 千萬不可自行買藥使用 。因為大部分的藥房或者寵物店, 只會開出抗生素或者是消炎眼藥水給您。如果您的寶貝是青光眼而不是一般的結膜炎或者角膜潰瘍,錯誤的用藥只會讓病情變的更加難以控制。 犬貓青光眼的治療在動物眼科疾病中, 一直是最有挑戰性的。高達8成甚至9成以上的病患, 需要靠長期或者一輩子點降眼壓藥來控制病情並減緩疼痛。越早期使用正確的藥物, 治療的效果越好, 對視力的影響也越小。 遺憾的是 ,即使在歐美國家使用最先進的藥物甚至雷射治療。仍然有3-4成的青光眼病患是無法控制的。若病情已經嚴重到眼球發大,全盲, 甚至不斷的疼痛 ,只能考慮使用外科手術摘除眼球或者置換人工義眼。 在青光眼的治療方面 除了內科療法之外,目前公認最好且併發症最少的外科療法為青光眼雷射手術。動物的青光眼雷射手術分為TSCP(Transscleral Cyclophotocoagulation, 經鞏膜雷射手術) ,以及最先進的ECP(Endoscopic Cyclophtocoagulation, 內視鏡雷射手術)兩種。TSCP是將雷射從眼球外部鞏膜區向眼球內部睫狀肌發射,睫狀肌受到雷射照射破壞之後 ,就會使眼房水的分泌減少, 但是因為手術中無法直接觀察雷射照射到眼球內部的情形 ,所以成功率較差。 ECP則是目前全球治療動物青光眼最新最好的方式,使用約只有針頭大小的內視鏡光纖及探頭, 深入眼球內部睫狀肌附近,手術過程中全程在內視鏡螢幕監控下, 對睫狀肌進行雷射破壞, 可以精密準確的造成睫狀肌凝結萎縮 , 減少眼房水的分泌。這是目前治療嚴重青光眼的最新設備。 可惜眼科雷射儀器和一般雷射儀器不同,數百萬港幣的高昂價格以及成本耗材,令目前全世界僅有少數幾間超大規模的眼專科醫院具備這些設備以及專業的醫療人員。 青光眼的診斷和治療都非常的困難以及複雜,即使是專業的獸醫都有可能在第一時間無法診斷或者誤判。因此對於青光眼,本人認為預防絕對重於治療,建議每年最少一次 ,帶您的寶貝到可以進行眼部檢查的醫院進行完整的健康檢查,只要能早期發現異狀, 一定可以克服這個難纏的眼科疾病。 NPV 非牟利獸醫   施成昊醫生

Read More

【專欄文章】2014年7月9日 AM730 我們的海豚一起救

在香港很短很短不超過十年的動保歷史裡,大部份的議題和運動都是聚焦在貓和狗身上。這個不難理解。無可否認貓和狗是我們在這個城市接觸得最多的動物 (不計食用動物在內) 。而由於他們在人類眼中「很有靈性」,是寵物也好,是朋友也好,都最容易贏得我們的同情。當然也有比較清晰的論述,認為貓狗是被人類主動邀請進入社區和我 們一起生活的。過去幾千年,為了讓貓狗替我們進行不同的工作,我們主動去社化他們,後來更透過繁殖去製造他們,讓他們為成為我們的伙伴。可以說,貓狗一開 始就是為了人類而「被存在」的,人類對他們有無可推搪的道德責任。 當然,動保是不可能有「物種歧視」的。動保本來的大使命,就是要消滅人和動物之間存在的物種歧視。那麼在保護動物的同時,固然不應存在對不同動物的待遇差別。動物維權的核心精神,並不是對動物的憐愛,而是對公義的追求。 印象中第一次參與「非貓狗」的動保運動應該是「反熊膽製藥」。也成功「拖延」了熊膽藥業上香港上市,卻依然未能令香港立法禁售熊膽藥品。後來又開始 了很針對性的向海洋公園這個建制抗爭,為的是要打倒「海洋馬戲團」,要保護的是裡面的海豚與鯨鯊。往年最勇敢的嘗試是打擊最黑心的工業 —–皮草業。要保護的已不是單一的對象,而是要打擊固有的「消費動物」模式,正如我們一直堅持要打擊「寵物買賣」的原則一樣。往年也有「香港野豬關注組」 的成立,為這種最不受保護的野生動物維權,要說服市民是最困難的部份。 在當下最逼切的議題,就是如何保護我們的中華白海豚,免受第三條跑道所蹂躪而最後滅絕。新鮮出爐不夠三個星期的第三條跑道環評報告,言猶在耳卻在下星期六就閃電結束諮詢了。在那三呎厚的報告中處處謊言,目的是要清除最後的障礙,強行推這個大白象工程上馬。 要用62條海豚的生命去對抗二千多億元的基建,幾如將62隻雞蛋擲向銅牆鐵壁。動保,本來就如赤腳的苦行僧沒有終點的路,沿途要說服人放下自己的利益而不去剝削動物的利益,難又難。 7月12日星期六下午,一群動保朋友在立法會門外舉行「我們的海豚一起救!」誓師大會,保護中華白海豚。有志氣加入這團苦行僧的朋友,到時見。 動物緣 – 麥志豪 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 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

【專欄文章】2014年7月2日 AM730 保衛動物,守護我城

今年七一,來了很多稀客。很多從來不上街的人都上街了。 在動物維權這邊,一向有很多人是「政治潔癖」的,可以的話,盡量不談,盡量不表態。 一般會出席一些動保運動的,都未必會選擇在七一出來遊行。 有人說「做動保的不涉政治!」,大概是假設了動物是絕對中立的議題,愛護動物是站在道德的高地,不應服膺於任何政治。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即是相信政府會單純的為動物福祉著想,從動物的角度出發而給你相對應的動物政策。 但這個,你以為有可能嗎? 即是我們要妄想一個沒有民主的政府會忽然出了一個很愛動物的領導人,一意孤行去拋出一系列動物保護法,推行「捕捉絕育放回」,成立動物警察,推動領 養,嚴禁私人繁殖…… 這當然不是「零可能」,但也只屬「等運到」吧,而即使給我們等到,這個「愛動物的領導人」卸任了又如何? 今日,當我們目睹政府赤裸裸的霸權,很多愛動物的朋友都醒覺了,「動物政策」是不會從石頭爆出來的,而是要由一個有認受性的民選政府因為要聽從民意 而慢慢孕育出來的。 而一個服膺於民主自由的政府必須要跟從文明社會的普世價值,包括生態保育,包括動物維權!於是,今年聽到很多「動物人」說:「一生人從來不上街,今年為了 動物,七一要站出來!」 今日,當大家看見民意阻不了政府,議會攔不了強權。我們保不住公義、法制,還保得住動物嗎?當政府誰也不放在眼內的時候,還會看動物一眼嗎? 可以預期,第三條跑道誓必如新界東北發展般被霸王硬上弓,中華白海豚比起村民,當然更死不足惜。 中港的邊界模糊化,我們的語言模糊化,生活的文化模糊化……容許我危言聳聽,香港辦狗肉節有啥稀奇!? 我們的香港要一起救,我們的動物才有機會得救! 動物緣 – 麥志豪 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 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

【專欄文章】2014年6月25日 AM730 我們的親善大使

如果音樂是國際語言,那動物一定是國際親善大使。 我甚至相信,動物比音樂的共通性更大更廣。不單止無分國界,也沒有年齡界限。小朋友未必聽得懂貝多芬,老人家未必接受樂與怒,但一隻天真可愛的小狗,一條尾巴興奮的擺動,就能把老中青幼都拉在一起,放下年紀身段,和狗狗玩作一團。 有甚麼場合可以叫一個大男人、專業人士像小朋友的說起「BB話」來?我在診所工作多年,見證過很多次我的獸醫在動物面前突然變身成小朋友。有時為了 哄「病人」進食,會肉麻的說出「乖乖豬,食mum mum 啦……哦……叻叻豬喎……錫錫……」這些出自一個大男人口中的甜言,對象不是自己老婆,不過是一隻病重的唐狗。 我有另外一班很好的工作伙伴──動物大使:狗狗Mug Mug、阿 Pitt、布布、柴柴、貓貓Vanette、Toffee、Coffee、麼麼……他們都會隨我到不同的學校、社區中心、慈善組織進行不同的講座。 由幼稚園到小學、中學、大學甚至老人中心……年齡由三歲覆蓋到九十歲,所到之處,換來都是一致興奮的反應:「嘩!好可愛呀!」「我要抱抱她!」「我要跟他 合照!」 昨日我又帶同我的貓狗同事到長者鄰舍中心,這算是我第一次向八、九十歲的老人家講說。我怎樣向他們解釋甚麼是動物權益呢?我怎樣令他們明白人和動物 是應該和平共存呢?我怎樣說服他們不應該將社區動物人道毀滅呢?或者現實點說,我怎樣可以令他們不打瞌睡甚至離場呢?結果是,二十幾位老人家安靜的聽我講 足一小時,有問有答;興奮的和動物拍照45分鐘,有抱有「錫」,真情的和義工分享了自己對動物的看法又45分鐘,有笑有淚。足足兩個半小時,展現了人類和 動物最和諧動人的一個畫面,完美示範了甚麼是「人畜共融」。 活動結束前,一個老婆婆蹣跚的走過來,拿出一百元(對她來說應該不是小數目了),說想要捐款,但不懂填捐款表格。我想推辭,但推辭不了。然後竟然是一個又一個公公婆婆陸續走過來,嚷著說要捐錢。當下那一刻感動,不比我當日創辦第一間NPV非牟利獸醫診所少。 我老父經常問我究竟是幹甚麼的?我想,只要昨天他在現場,就一清二楚了。 *我的一位動物同事史納莎BoBo剛返到了天家。BoBo,多謝你,永遠懷念你。 動物緣 – 麥志豪 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 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

【專欄文章】2014年6月18日 AM730 動物也是新界東北的持份者

發展新界東北鬧得沸沸騰騰,贊成的固然認為發展就是硬道理,當然「一意孤行」背後自有很巨大的利益牽引,到底這是一個解決住屋問題的政策還是一個巨型地產項目,就各自解讀了。 至於反對一方,自然被理解為是被剝削的一方,訴求相當直接、單純──守護自己在土地上的家園 及捍衛自己的生活環境及方式,這都很容易喚起支持者的道德感召。 而我站在守護東北的一方,所關心的還有另一班將會受剝削的族群──動物。 發展新界東北,一個如此龐大的翻土計劃,將鄉村變成了都市。很多人在那裡的家園要被拆毀,職業將會被改變,生態被徹底扭轉,而本來最早在泥土上、樹林裡居住的動物、雀鳥、昆蟲都要被逼遷,被殺害,而且都沒有賠償,死不足惜。到後來可能還要被冠上「滋擾社區」的罪名。 沙田大圍是一個很成功的新市鎮,但昔日在這一帶原住的野生動物都變得居無定所,當有些流連到市區時,他們當然不明白也不知道從前緣色的郊野何故變成了灰色的森林,在流離浪蕩覓食充飢之時,很快就被一些「新移民」致電漁護署投訴,幸運的被驅回山上,不幸的就被人道毀滅。 在如此不顧一切的急促發展步伐下,城市和鄉郊的界線已變得相當含糊。 鄉村的人及動物都要忍受城市化的入侵,但反過來城市人卻對「非我族類」半點也容不下。 今日很多新界的村屋連狗也不准養了,見有野貓出沒也要投訴,遇到野豬會驚呼狂叫,在視線範圍的昆蟲都要置諸死地。本來生生不息和諧寧靜的大自然就交給了屋 苑的管理處來管理了。 我不會那樣天真,以為「尊重生命,保護動物」這個說法可以感召到香港政府,重新考慮如何規劃東北的發展,正如他們不會因為龍尾的管海馬而放棄興建人工沙灘,也不會在興建第三條機場跑道時,將中華白海豚看在眼裡。 我們是否願意有這樣的一天,我們的下一代只會在動物園才看得見動物,小朋友看見一隻青蛙也會落荒而逃。 動物緣 – 麥志豪 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 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

【專欄文章】2014年6月11日 AM730 對月熊之惻隱

中國人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其實錯不到那裡。 只不過惻隱之心是很容易就會被其他「私心」所淹蓋,當惻隱之心正阻擋你去追求私慾,你就很快會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輕易為自己開脫了。 因此,在中國可以出現可能是最殘忍、最泯滅人性的一門生意:活取熊膽製藥。 在中國的養熊場,活熊取膽就是一件很隨便、很原始、不涉及甚麼高技術的黑心作業。用狹小的鐵籠困著黑熊,絕望的黑熊無從轉身,再在熊的肚子箍上一件 鐵衣馬甲,上面裝置了一條鋼管,專用來取熊膽汁用的。鋼管活活穿透到熊膽上,取膽汁就像開水喉的簡單。 唯一小麻煩就是過程中黑熊都會發出慘烈淒厲的哀鳴痛哭,令人心煩意亂。 當深綠色膽汁從鋼管流出時,黑熊流着淚水,撩動了養熊人本來「人皆有之」的惻隱之心。 不過都是過眼雲煙,動搖不了他們賺錢的決心。抽膽汁的動作又重複幾遍,直至完成。這樣每天取兩次,黑熊十年的生涯就要被折磨7,200多次。如此,甚麼惻 隱之心都麻木了。甚麼時候良心作祟,就要好好觀賞鈔票的艷紅亮麗,和熊膽汁的慘綠互相輝映。如此就可以出了一個「歸真堂」,抽膽汁抽成一個企業,大搖大擺 的想集資上市去,將殘害虐待黑熊大眾化! 信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當然不止於企業家,也有個體戶。去年吉林揭發了六名疑犯自製爆炸裝置,抹上蜂蜜、牛油作誘餌,兩年內先後炸殺八隻棕熊。被殺棕熊被破腹開膛取活膽、斬斷熊掌剝皮剔肉,最後棄屍於荒山野林! 我們稱自己是文明人,和動物最很重要的區分是我們有道德觀,行事為人有道德上的約束,對於一些害人利己的事,我們不單止不參與,也要站出來仗義聲討。活取熊膽是罪孽,用以製藥也是罪孽,售賣的也是,購買的也是,我們知道卻保持沉默的也是!! 香港人沒有活熊取膽,卻容許熊膽藥品在市場上自由買賣,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的中藥組竟然向立法會聲稱熊膽藥無法替代。這罪孽會比在內地的養熊人輕嗎? 難道我們的惻隱之心,都一樣敵不過一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動物緣 – 麥志豪 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 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