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專欄文章
【專欄文章】2014年4月25日 信報 用愛與耐性治囊蟲病
對很多狗主人來說,狗狗最困擾他們的可能不是什麼大病,而是皮膚病。皮膚病之所以叫飼主苦不堪言,在於其揮之不去,不能斷尾。 而當中最教人聞之色變的,是毛囊蟲。我什至遇過不少主人,當狗狗染上了毛囊蟲,就選擇將狗兒安樂死。毛囊蟲的「殺傷力」的確很大,但只要主人願意付出時間、耐性及愛心,這絕非不治之症。 毛囊蟲病是狗中常見的皮膚病之一,通常會影響年幼和年紀比較老的狗隻。毛囊蟲是狗隻皮膚中正常的寄生蟲。幼犬會在其生命的最初幾天從母狗得到毛囊蟲。幼犬身上的毛囊蟲通常會因為幼犬們的免疫力不夠發達而能夠引至毛囊蟲病。相比之下,老狗的毛囊蟲病通常繼發於潛在的器官或荷爾蒙疾病。此外,長期營養不良和壓力能引至狗隻免疫力下降,從而引至毛囊蟲病。 毛囊蟲病的臨床症狀包括劇烈瘙癢,脫毛,皮膚發紅,什至發出惡臭。狗狗亦會因過度抓癢而導致皮肉潰爛。初診時,你的獸醫能夠通過顯微鏡檢查皮膚碎屑來診斷毛囊蟲病。一旦確認毛囊蟲病,你的獸醫會因應狗隻的年紀和健康狀況來決定是否有需要藥物治療或作進一步的身體檢查。毛囊蟲病可以被分類為局部性或全身性。局部性毛囊蟲病有時可以自發解決,並不需要任何治療。話雖如此,局部性毛囊蟲病有時亦可以擴展到全身。相反地,如果狗隻受到全身性毛囊蟲病的影響,藥物治療是必需的。 治療毛囊蟲病的方法有好幾種,但所有的治療方法都可能需要至少幾個月時間才可完全復元。因此,寵物主人的配合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定期複診是必需的,您的獸醫會重複皮膚碎屑檢查,以評估復元進度,並計劃該狗隻需要多久的治療時間。在香港,很多主人缺乏耐性,過早停藥,又或因工作繁忙不定是給藥及不持續覆診,這不單大大延長了狗狗康復的時間,亦將復發的機會大大增加。 由於遺傳傳承的關係,我們不建議有毛囊蟲病病史的狗隻用以繁殖。透過狗女絕育,我們可以減低壓力和荷爾蒙引至復發的可能性。此外,保持良好的營養平衡也可以防止毛囊蟲病。準時接種預防疫苗和其他預防性藥物,如控制跳蚤,心絲蟲預防和驅蟲也是同樣重要的。 NPV非牟利獸醫 郝立謙醫生
Read More【專欄文章】2014年4月23日 AM730 寫呢D?寫動物
喜歡寫作的人,其實都是很愛表達自己的人,什至是表演慾很強的人。 文字,就和歌聲、樂器、演技、舞蹈、圖像、影像、什至時裝一樣,其實都只是一種媒介,讓作者去表達自己的感情思想,最理想是可以進一步去影響身邊的人和社會。 而當中,我認為文字是最直接,最赤裸裸的。 是非愛恨資訊識見都白紙黑字寫得一清二楚,無所遁形,爽爽快快! 自小很喜歡寫作,開心寫,唔開心寫。想讚寫,想彈又寫。 有人讀的寫,沒有人看到的也寫。 寫信、寫散文、寫評論、寫劇本,寫得好的,寫得差的,事無大小都寫。目的不是要做一個作家,只是想用文字去表達、去紀錄、去幫自己反思、進步。 年少時第一篇公開發表的文章在號外,是一篇很長的影評。 之後在不同的地盤繼續寫影評,連台灣雜誌也不放過。後來不知就裡的寫起樂評,而且一寫就寫了幾年。 我又曾經很學術的寫過健體,用文章教人做運動。我想,我大概是那種有人想我寫我就會什麼都寫的人。 不過,卻從來沒有想過會寫動物。更想不到這會是我寫得最用心的課題。 很多人說看我寫的動物文章很易哭,那其實不代表我寫得好,只說明了他們活得慘。寫動物的故事,是很容易寫的。而我寫很多關於流浪動物的故事,也是很容易感動人的。 動物在香港是超級弱勢社群,只要我真實地寫出他們的遭遇,不用任何修飾鋪排,就可輕易賺取大家的憐憫、眼淚。 只因他們在香港所經歷的不公義,比起其他弱勢社群更加血淋淋的震撼,但凡有良知的人看到,不痛心也會感到難堪。 這些動物朋友們,每日都在這個所謂「文明城市」裡面對不同程度的欺凌、虐待、剝削、丟棄……當然我們可以選擇不去面對,讓良心安樂一點,眼不見為乾淨。所以我更加要選擇寫下去。 因為動物不能講也不能寫,我要寫到我們願意面對自己的罪惡,和動物的苦難為止。 動物緣 – 麥志豪 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 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專欄文章】2014 年4 月16日 AM730 養寵物不等如愛動物
大家有看十二夜嗎?有的話,應該覺得很傷感吧。但作為一個香港動物權益工作者,十二夜在香港所帶來的「漣漪」,更教人傷感。說是「漣漪」,我怕也說多了。 我認識一位很好的台灣朋友,她為港台兩地的流浪動物出心出錢出力,我在香港推行的流浪動物免費絕育計劃,她是背後的重要支持者。 她在台灣見證了十二夜的衝擊與震撼,很興奮的跟我分享:「台灣自從放映這部戲之後,流浪貓狗領養率提高了七成,以嚮應領養代替購買,又進一步研究如何立法打擊非法繁殖,而流浪狗方面用捕捉結紥放回原地,許多人都有心幫忙。」而十二夜在台灣有接近四千萬新台幣 (即近千萬港元) , 導演Raye說「我們在乎票房,是因為有多少票房,就能讓政府知道有多少人在關注這件事。」台灣民眾將電影看待成生命教育的題材,值得帶小孩一起去觀賞。 我的朋友然後問:「香港的情況如何?市民有什麼反應? 管流浪狗的政府部門有去看嗎?」我感到很難堪,不好意思直言。 事實大概是這樣吧:十二夜在香港上映了十多天,每日票房都掙扎在幾萬元之間,相信應該很快要落畫了。這的確令人有點意外。 香港有接近30萬戶人口飼養寵物,以狗和貓為主。 以人口計保守也有六、七十萬,一半人去看也撐起二百萬票房吧! 原因大致是:身邊很多很愛動物的朋友說電影的內容太慘酷了,怕受不住哭崩了,不敢去看。 又有朋友天真以為這是台灣的實況,與香港無關。(事實是香港更差) 而香港很多寵物主人都是養純種貓狗的,對流浪狗沒有興趣。之前很多動物片如101斑點狗、秋田犬八千才可以大賣特賣。 是呀,對大部份的香港人來說,寵物應該是帶給我們快樂的,為什麼要去面對他們的痛苦。 那些慘無人道的動物慘況就讓政府去處理吧。 眼不見為乾淨。所以你應該聽過什至見過以下的實況: 寵物主人拖著他們的心肝寶貝在街散步,碰到了街上的流浪狗。流浪狗對這些身光頸靚的名種狗吠了幾聲。主人抱起小狗慌忙走避,然後致電漁護署投訴,著令他們立即處理。下場當然就是電影十二夜所講的:被抓,被人道毀滅,在社會被消失。你說,是電影十二夜教人傷感,還是我們香港動物的景況更教人傷感? 動物緣 – 麥志豪 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 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專欄文章】2014年4月13日 信報 認識庫欣綜合症
有主人來求診,說狗狗近來飲水量激增,懷疑是糖尿病。但經過詳細檢查,源頭是庫欣綜合症。 庫欣綜合症, Cushing’s syndrome,是腎上腺分泌過高,一個隱蔽性很高而令很多主人束手無策的長期病患。 這是比較在狗中常見的內分泌問題,因為這個病發起緩慢,導致這些變化往往被飼主誤以為是正常老化過程的一部分。 所謂庫欣綜合症,是當身體長期暴露於過量 類固醇/皮質醇(或相關的激素)的混合症狀。皮質醇,是由腎上腺產生並儲存的激素,當身體預備要戰鬥時被釋放出來的。 它的功能包括調節新陳代謝,及保持脂肪和糖的平衡使用,並維持碘解的平衡。它使我們可以更快速並有效地使用身體存儲的資源。但是,如果腎上腺分泌過高,令身體長期接觸到這激素, 以上所說的功能就會逐漸衰退。 主人通常會先留意到寵物飲水過度、過度排尿和失禁 (有些狗無法在夜晚忍尿,會哭叫主人帶它們外出) 。 還有,可能會發現尿道發炎,及滴尿的情況。 另外如果狗狗食慾大增,不停地乞求或從垃圾偷吃, 這時候主人不要被”好胃口”蒙騙,這也可能是病徵之一。超過90%有庫欣綜合徵的狗會因為體內脂肪的荷爾蒙重新分配,及腹部肌肉組織損壞形成大肚子。肌肉蛋白質會分解導致肌肉無力,不過主人可能以為只是狗狗 嗜睡,懶惰而已。 另一主要徵兆是皮膚病。當主人為動物長期頑固不癒的皮膚問題而苦惱,其實可能是被庫欣綜合症折磨了一段時間。 情況包括:身體脫髮(但頭和腳不會); 薄而皺皮令傷口癒合不良; 毛髮修剪後不長岀來; 黑頭和皮膚變黑; 持續性或復發性皮膚感染、鈣質沉著表皮,即皮膚內出現鈣沉積。這些地方會變硬,幾乎像石頭一樣。其他值得注意的發現包括:過度喘氣,呼吸急促,不孕不育,極端肌肉僵硬(一個非常罕見的庫欣綜合徵症狀),和高血壓。除了以上所描述的症狀,還有草酸鈣膀胱結石,糖尿病, 這些其他的併發症。只要你發現我以上提到一種或以上的任何病徵,都應盡快帶你的狗狗去獸醫處接受反覆的測試。 如果真的患上腎上線分泌過高, 就需要長期服用藥物來控制腎上線分泌在正常的水平。 非牟利獸醫診所 姚俊豪醫生
Read More【專欄文章】2014年4月9日 AM730 男人為動物流淚
動物醫療,可能是經歷得最多生離死別的行業。 動物的生命週期比人短很多,以香港人主流飼養的寵物貓狗為例,一般平均只有12 歲。如果你一生人都會有寵物作伴,即使你同一時間只養一隻動物,也要經歷起碼五至六次的生離死別。 而我,在一間可能是香港最繁忙的動物醫院工作,每日都有過百隻動物求診,住院部長期有幾十隻動物留院,每日都會有動物因為不同的病症離開。加上我們做很多拯救流浪動物的工作,見證「慘死」的機會就更多。 我曾經以為總會有習慣(麻木)的一日。 但七年過去,卻竟然是見得越多,人越難過。 我最怕看見的是大男人的眼淚。可能是鐵漢見柔情,份外touching。還未及安慰人就陪哭起來。 尤其是當一個男人為一隻動物流淚,心膽顫動,教人動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狗狗離開後,爸爸帶小朋友來跟狗狗說再見,小朋友天真的問「狗狗點解要死呀 ?」「狗狗去邊呀?」「我想倍佢—齊去呀!」小朋友沒哭,爸爸卻泣不成聲,那種由胸口一湧而上鼻子的酸,很催淚。 有位客人是做機場特警的,也間中客串電影做大隻佬的角色。他的小松鼠離開的那天,他在診所抱著小狗哭了幾小時,休息一會又再哭幾小時,如是者一直伴著小狗的屍體哭了一天。第一次見證感情和體形是成正比的。 最近好朋友vivian的八哥「肥妹」不幸遇上惡性淋巴腫瘤,大家都知道大限將至。那一天她爸爸帶肥妹到診所準備接受手術,老爸一言不發的抱著「肥妹」,眼淚沒聲沒色的不停從眼眶流出。 那份哀傷,比呼天搶地的嚎哭更教人難受。 最動人的眼淚,我說是男人為動物而流的眼淚。 動物緣 – 麥志豪 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 FB: http://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Read More【專欄文章】2014年4月5日 信報 家庭獸醫
我們在過去很多星期討論過關於飼養貓狗基本的知識。其實並不複雜,但要統統做齊也不簡單。要你的寵物健康得到百份百保障,最重要的還是為你的寶貝找一個家庭醫生。很多人都會有自己一個相熟的家庭醫生,他會很清楚你的病史,你的體質,你的飲食習慣,什至你的性格。 有一個好的家庭醫生,會節省了很多曲折迂迴的診症,必要時會為你轉介適當的專科醫生。最重要是及早發現你身體潛在的問題,病向淺中醫。這個道理很易明白,也同樣適用於動物。由動物注射第一支防疫針開始,就應該好好為他們找一個家庭獸醫。 溝通最重要 一個好的家庭獸醫要有什麼條件呢?首要是良好的溝通。由於動物不能說話,你和獸醫之間的溝通就是診斷的基礎。以前香港大部份的獸醫都是外藉人士,和飼主之間的溝通往往依賴護士作翻譯。 如果你本身的英語水平不高,你是否能完全確定護士是百份百翻譯出獸醫的意思呢? 而亦因為言語的障礙,你未必會暢所欲言,尋根究底。 所以以前很多的醫療糾紛其實都是出於溝通上的誤會。發展到今日,香港很多獸醫都是中國人了,當然外藉獸醫也不少。 建議主人要因應自己的語文能力去選擇一個大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獸醫。 基本設備 選擇家庭獸醫時,不一定要求診所設有最先進的設備儀器,但要為動物作定時的基本檢測及外科手術,以下的設備是不可少的:可驗出各項生化指素的血液檢測儀器,x-光,氣體麻醉等。 高透明度 家庭獸醫必須很仔細的解釋;為你寵物所做的每一項醫療程序,與及所有可能出現的風險。簡單如一個絕育手術,有多少主人知道具體是一個什麼手術,做與不做又會有什麼風險呢? 基本上,寵物所接受的每一項治療,都應該是你和獸醫的共同決定。 獸醫診所涉及的醫療程序有很多,所應用的醫療耗材也很多,主人有必要明白每項程序所需要的醫療費用,自行評估。一個好的家庭醫生會向你清楚解釋每一項收費,亦從而建立很好的互信基礎 家庭獸醫的診所最好不要離你的住所太遠。由於獸醫對動物已有深刻的了解,也得到你的信任,遇有急事時可即刻為動物作初步治療,穩住病情。 記住,你的家庭獸醫不需要是神醫,當遇到有「奇難雜症」時,他們自會幫你作出適當的轉介。 香港非牟利獸醫診所執行主席 麥志豪
Read More【專欄文章】2014年3月29日 信報 預防牛蜱熱
牛蜱熱是一種可致命的疾病,主要經由牛蜱傳染,甚至可以透過狗隻打鬥過程中感染。香港主要有兩種牛蜱寄生蟲,分別是艾希利體及巴貝斯蟲。一但你的狗隻患上牛蜱熱,其臨床病徵包括有牙肉變白、體力衰退、厭食、體重下降、發燒及自發性出血。 一但證實狗隻患上牛蜱熱,必需進行藥物治療,但不代表可以完全清除感染。意味著狗隻日後可能會有牛蜱熱復發的可能性。若狗隻有嚴重貧血,就必需進行輸血。但值得注意的是輸血帶有潛在的風險,例如過敏性反應、急性溶血、休克等等。這些輸血反應也可致命。因此作為獸醫的我們往往建議預防勝於治療。 透過使用不同種類的防治牛蜱產品及預防措施,牛蜱熱其實不難預防。 防牛蜱滴頸藥水 月用的防牛蜱滴頸藥水是最常用的方法,除了安全快捷,亦易於使用。黏附在狗隻身體的牛蜱在能夠傳播牛蜱熱的病菌前經已被殺。如果你經常帶你的狗隻到公園或行山,你可以選擇每兩星期使用一次滴頸藥水,以確保安全。但切記即使你的狗隻主要在室內活動,經常防治寄生蟲是不可或缺的。 防牛蜱帶 防牛蜱帶是另一種防治牛蜱的方法,不過一但接觸過水後,其效用則大大減退。萬一狗隻吞嚥防牛蜱帶,亦有可能引起中毒,必須馬上進行藥物治療。 防牛蜱噴霧 防牛蜱噴霧可用以加強保護,由於牛蜱在沒有噴射到的地方便能為生,所以防牛蜱噴霧應與其他防牛蜱產品一併使用。 在出門前緊記要在狗隻身體各部位使用噴霧,包括常見牛蜱的身體部位,例如四爪、耳朵及尾巴。 管理你的狗隻 帶你的狗狗外出時,必須為他們繫上狗帶以防狗隻之間打鬥。 更重要是避免他們走進牛蜱較多的草叢。 搜查牛蜱 沒有任何預防產品可提供百分之一百的保護,因此,最重要是每天檢查狗隻的身體以及床墊的裡裡外外,每次出門後也要做好檢查措施,尤其是剛才所提及一般常見的身體部位,若看到有牛蜱理應立刻清除及將其放進載有酒精及密封的容器內。切勿隨便丟棄,因為牛痺生命力很強,很有可能繼續停留在你住所為患。若有疑慮可帶給你的獸醫加以確認。 香港非牟利獸醫診所 郝立謙醫生
Read More【專欄文章】2014年3月22日 信報 為何獸醫主張貓狗絕育
在香港這個擠逼的城市,人和人都在搶佔空間。 社區動物的生存空間當然也受到威脅。很多無家的小貓小狗根本無法照顧自己,亦很難避免城市裡的各種意外。他們免疫力低,常感染各種疾病,如狗瘟,貓傷風等,忍受不必要的飢餓和痛苦。 為了要平衡他們的福利,就要先控制他們的數量,而絕育幾乎是現代文明社會唯一可以考慮的方法。 至於自己飼養的寵物, 作為獸醫,依然是極力主張為他們及早進行絕育手術的。這不僅可以防止寵物意外懷孕,控制發情行為為大家帶來的困擾,更可減少很多疾病,令動物更健康長壽。 從大約5至12個月的年齡 (大型品種的狗較遲),小貓小狗開始達到性成熟期,能夠繁殖和生育下一代。雌貓一年可以有三胎或更多。雌狗一年可以有兩胎。一隻雄性貓狗就可以令無數雌性貓狗懷孕。 難以認真照顧 雌貓在性活躍季節,如果不懷孕,會大約每兩三個星期就會發情,即是俗稱的叫春。 雄貓會因而被吸引,為了霸佔領土,隨處噴尿作標記和甚至因為求偶而打鬥。對貓、貓主人及鄰舍都做成相當困擾。 過去曾有人建議應該允許雌性貓狗有一次懷孕和生育,實際上這是完全沒有必要和毫無益處的。未閹割的雌性貓狗,容易有子宮積膿,乳腺腫瘤等疾病。雄狗容易有睾丸癌,前列腺問題,和肛周腫瘤等疾病。雄貓容易因打鬥受傷,和傳播貓愛滋病 (FIV) 等疾病。 此外,懷孕和生育也有很多風險。繁忙的香港人很少能認真照顧懷孕中的動物及懂得照料剛出生的小貓小狗。在診所經常見到大意的主人令寵物流產,什至胎死腹中,連母體的生命也保不住。 盡早為貓狗絕育,可以減少上述的問題。 為貓狗絕育一定涉及全身麻醉,雄性動物是把睾丸拿掉,雌性動物就要把整個卵巢切除。 所以雌性的絕育手術是要開腹的,傷口相對較大。 但也可以手術當天回家。皮膚傷口大約10-14天癒合,其間如有需要,可困籠限制活動,和佩帶頭罩防止牠們舔傷口。絕育後,貓狗較容易超重,配合適當的飲食習慣和運動就可以了。 你的寶貝已經六個月大了嗎? 那就快去找你的獸醫商量,安排絕育了。 香港非牟利獸醫診所 林己知醫生
Read More【專欄文章】2014年3月15日 信報 竉物需要看牙醫嗎
寵物的健康是很被動的。以牙齒健康為例,寵物自己固然不懂得刷牙,亦沒有食物的選擇權,他牙齒的命運就完全掌握在主人手裡。那就由開始說起。 寵物要刷牙嗎? 自小要養成幫寵物刷牙的習慣,其實跟人類的牙齒保護大致相同。每天刷牙可以減少牙石形成。坊間的獸醫診所都有寵物專用的潔齒產品。 但緊記要從小就開始做,讓動物以為你在跟他玩耍,不抗拒你「騷擾」他的口腔。有良好的護齒習慣,自然就減少了需要洗牙的機會。 始終動物不像人類,不會乖乖坐定定的任你擺佈。 所以是無可避免的要接受麻醉,即是要承受多一種風險。但動物如果累積了一定的牙石,洗牙也是必須的。 什麼是牙石? 牙石是由牙菌膜硬化而成。它會刺激牙齦,而變得紅腫,引起被稱為牙齦炎的疾病。牙石也可在牙齦建立,最終導致他們拉離牙齒。這就造成牙齦組織中的小口袋,吸引細菌。並可能導致膿腫,感染,牙齒鬆動和牙骨損壞。短頭(短鼻)和玩具品種的狗是較容易有口腔問題,這是因為他們的牙齒沒有正常的排列。在迷你品種的狗中,它們的牙齒更往往出現擠擁的問題。這些狗無論怎樣注重牙齒清潔,也不能完全清除牙齒內所有的牙菌斑和牙垢,牙石的問題早晚都會出現。而洗牙就是一種預防性牙科手術,試圖減低以後需要拔牙的機會,避免牙根膿腫,降低菌血症和敗血症的風險。 沒有牙齒怎進食? 但如果不幸你小寶貝的牙齒健康已不能逆轉,拔牙是防止任何進一步併發症的唯一方法。然而在診所常遇到的醫療糾紛正是動物被拔去的牙比主人預期的多。 原因是,在初診時獸醫只能初步了解動物的口腔狀況,只有在麻醉後的完全靜止狀態下才能徹底了解。當發覺動物的牙週發炎已到危害動物生命的程度,獸醫萬不得已下必須把所有有問題的牙齒拔掉。獸醫絕不能讓動物醒過來,和主人詳細商量後,再為動物麻醉多一次。因此,獸醫和客人必須在手術前有很詳細的溝通及很深的互信基礎。 事實上,當動物們消除了疼痛和不適感覺的根源,他們反而會重新恢復食慾,只是不能咀嚼太硬的乾糧而已。 非牟利獸醫診所 姚俊豪醫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