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2019年12月20日 良心消費圈 AM730

因為愛動物的緣故,我選擇不吃動物的肉。出外用膳,雖然現實環境不容許我餐餐都到素食餐廳,但都絕對有選擇上的差別。那些把動物屍體大刺刺掛出來的燒味餐廳,我是絕對踏不進去的。反之,一些在餐牌上有獨立素食餐單選擇的,除了感覺良好外,我更想用行動去支持,讓主事人知道素菜絕對有它的市場,從而再落力推廣。

 

其實,這跟近來網民鼓吹的「黃藍經濟圈」同理。不同的餐飲或其他服務行業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理念,而消費者按自己「感覺是否良好」去選擇。這跟服務的質素可以完全不掛鈎的。舉例,一間支持警察濫權濫捕、認為年輕人是曱甴的餐廳,哪管你食物五星級,性價比壓一,我相信六成以上香港人都不會幫襯。 反過來餐廳內處處寫滿「死黑警」的標語,我相信就算免費都吸引不到三萬幾個警察!

 

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批評這個消費現象為「畫地為牢」,稱香港非單一經濟,市場自由開放而且有規有矩,認為以顏色區分經濟並非香港經濟模式,質疑「憑乜嘢去分邊個係黃邊個係藍」。

 

這個說法也實在自相矛盾,既然說市場是自由開放,不是就要由消費者自由去劃分去選擇嗎?何以說成「為牢」呢?選擇不吃動物以來我從沒有「為牢」的感覺。 說到底,這也未算是一個經濟圈,貼切一點是一個「良心消費圈」,消費者不想違背自己的良知,拒絕助紂為虐。與其去批評一些不能改變的事實,政府不如好好反省一下,黃店得到如此壓倒性的支持,不過是正正反映了市民對政府施政空前的不滿!

 

動物緣 – 麥志豪

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