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2014年9月24日 AM730 認識別離,才懂得珍惜
這段日子,幾個好朋友的貓狗子女都匆匆離開了。
親人離開,總是百般哀傷──年輕的、年長的、意外的、病逝的……各有各叫人難過的地方,各有各不同程度的刺痛。
戰友Doris 收留了一隻長期病患的摺耳貓Yoda,一直健康還算可以,卻在沒有太多警號下病倒了,幾個小時不到,因為心肺積滿了水,離開了。Yoda只是三歲多,有人 可能認為相處的日子不算長,悲傷不到那裡吧。但記得7年前我的東東離開時,我女友哭崩了診所:「才只相處了一年多,為甚麼要那麼快離開?我想和你多抱幾下 啊!」內裡不止是不捨,還有不甘心。
是呀,我們和動物相處的時間每一刻都彌足珍貴,幾個春夏秋冬,如何足夠?
然後才不到一星期,好友David 的渣渣因長期腎衰竭又離開了。渣渣本來一年前已被獸醫勸告讓他安樂離開了,但憑藉父母的努力與決心,帶給渣渣足足多一年的歡樂時光。然而話雖如此,別離一剎依然難過,十年的光陰,不會因為有一年的心理準備而變得淡淡然。
才送別了兩位摯友的小孩不久,老友阿Max的13歲兒子Powers的肝病復發。由送到診所到離開只不過八小時,並不是一般人可以坦然接受,除非你 根本不愛狗。哭別Powers仔那一刻,以為在診所工作愈久愈可以對「生離死別」的哀傷免疫,原來相反,日積月累,反而還多了很多的無奈和一點點的怨恨。
週末剛向幾十位小朋友做講座,講解飼養動物的條件。誰都沒想到我講的第一個條件,是要有「傷別離」的心理準備。因為動物的生命週期比人短很多很多。 他們成長中點點滴滴的喜樂與眼淚都被逼很濃縮的灌注到那短短的十來個寒暑,然後就眼巴巴無能為力的讓他們離開。 一生人以70年的光陰,同一時間飼養兩隻動物為伴計,可能要經歷至少十多次的痛別……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明白之後,我們是否會更珍惜和眼前小朋友每一分鐘的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