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2014年4月30日 AM730 兩岸的動物
很多人到外地都會有這樣的習慣,喜歡拿人家不同的地方,和香港的比較。比物價、比交通、比食物、比人……而我,可能是「職業病」,當然是喜歡比「動物權益」吧!
週末我和幾個動保戰友到台灣參加「2014動物解放、動物權與生態平權國際會議」,每秒鐘想著的,當然都是動物。比較,不一定是外國的月亮圓。 我們住在新竹一個較小的社區,在短短兩條街已找到四家有買賣動物的寵物店,而最叫我不安的,是每家都必定賣摺耳貓。香港的動物福利雖然落後,但摺耳貓的熱潮都過去了吧,而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知道,摺耳貓因為基因問題,一出生就帶著各種的遺傳病來到這個世界,是繁殖者的黑心作業。在西方不少地方已經有法例禁止繁殖摺耳貓。香港 摺耳貓病友會的Doris 告訴我,在台灣,摺耳貓依然是相當流行的。
在旅館吃早餐的時候,卻出現驚喜。一對夫婦拖著兩隻唐狗一起進餐,一個乖乖的伏在地上,另一隻一直向主人擺尾討吃。又有一個晚上我們在咖啡室談到深夜,一隻貴婦一直都伏在主人身邊。原來在台灣政府是沒有嚴格法例禁止動物在食肆出現,而是由持牌人自行決定。這一點,也真讓我們羨慕。
會議是在玄裝大學進行,校園內也見到不少狗狗在自由蹓躂。有一天,一隻狗狗自己跑進了會場,還在大堂正中央撒了一大泡尿。但現場的朋友都處之泰然,慢條斯理的去清潔,對狗狗沒有半句責斥,根本沒當是一回事。我們幾個香港人看在眼裡,都被那種和諧的氛圍所感動。大抵人畜共融就是這個意思吧,人類和動物共存於一個地方,也共同享用這個地方。那就說不上是誰弄污誰的地方。
會議結束前有一個圓桌論壇,出席的學者除了要發表總結外,更要即時回應台下與會者的提問。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論壇的嘉賓竟有台北市動物保護處處長嚴一峰先生,他的職位大概類比於香港漁護署的署長級官員。而當日,嚴處長將他的動物政策、管治理念、及眼前的種種難題開誠佈公、無所保留的闡述。對台下的提問也毫不迴避的,有誤解澄清,有不足承認。那一刻,我回想自己過去幾年如何乞求香港漁護署的溝通,而漁官如何賣弄官僚,對動物如何冷漠不仁……種種經歷說是「折墮」也不為過。要他們出席這種公開的論壇,坦誠面對民間團體及聆聽不同的聲音?那是在夢裡也不會發生的事。
這樣一比,能不沮喪?!單就台北市而言,動物權益的整體發展的確走得比香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