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2017年11月17日 AM730 天生天養?

我的非牟利獸醫診所開了11年,7間診所的日常醫務固然很繁忙,協會的動物福利工作也是愈來愈多,經常盤算著添置一架車,以解決日常物流運輸的一些繁瑣工作。但想不到第一架跑來的車,是一架巴士。

感激「香港醫藥援助會」,將他們的「流動牙科醫療車」捐給我們,我們把這架大巴改裝成為一間獸醫診所,上星期五開始,正式落地啟用,頭一個月進入的社區,是新界北的粉嶺及上水。

流動醫療車最漂亮之處,當然是省卻了家住新界偏遠地方的動物主人舟車勞頓之苦。事實上,相比於香港九龍,天水圍屯門上水元朗大小社區裡的動物診所屈指可數。結果是除非大病,否則帶動物睇醫生真是可免則免,尤其是新界人愛養大狗,無奈動物又不可以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連的士也有權選擇不接動物的生意,最後別無選擇要花幾百元叫出租車,可謂「未見官先打三十大板」。新界人認為動物「天生天養」的思維和這個現實不無關係。

星期六那天,一位粉嶺的街坊拖著一隻年紀老邁的唐狗一拐一拐的來到「流動醫療車」求診。老狗沒能力自行上車,我們放下了流動車的升降台,抱狗狗上去。我看著升降台緩緩升起,把狗狗慢慢送到醫生面前,那份「獸醫服務,應該貧富共享」的感覺,又一次湧上心頭。

儘管香港的醫療福利已算不錯,但卻只限於人。 我們的社會也的確是虧待了動物。一百隻動物裡,有多少隻可以接受正常的防疫保健,又或者有多少隻一生都未看過醫生?有多少動物被延醫?有多少動物因而被遺棄?

動物被人類邀請進入了我們的世界,已經不可能是「天生天養」了,牠們的生老病死,我們都責無旁貸。

 

動物緣 – 麥志豪

非牟利獸醫執行主席,多棲動物,人面獸心。 對香港幾乎絕望,對人生充滿希望。 滿肚密圈,老馬可能走火,惹不過。